
【點新聞報道】以百老匯敘事呈現東方故事,多媒體舞台劇《因為愛》「十周年特別版」今日(17日)在香港演藝學院進行首演,這部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新馬戲」作品,融合中國傳統雜技與西方戲劇藝術,為香港觀眾呈獻一場以愛為題的視聽盛宴。




今年是《因為愛》與觀眾見面的第十年,自2015年創排至今,該劇已在海內外多次巡演。作為「國風國韻飄香江」2025年演出季收官節目,《因為愛》由今日起至19日一連三晚在香港展開精彩演出,今次演出更巧妙融合多重港味元素,讓東方藝術在中西文化薈萃之地綻放新光彩。
導演雷悅對是次在港籌辦舞台劇感到興奮不已,既因演出場地十分專業且能近距離與觀眾產生互動,使戲劇散發出本身的能量;又因香港觀眾非常尊重劇場,擁有一顆博大的心去包容不同文化及給予理解,她認為「這是一種養分,會帶給藝術本身、演員及幕後工作人員正能量,讓藝術夢想得以更蓬勃地發展。」這亦是雷悅首次帶着自己跨界導演的作品來港,她指出,《因為愛》的十周年在港首演彷彿令這部劇煥發新生。
當被問及希望給香港觀眾帶來怎樣的體驗時,雷悅表示,最希望給觀眾帶去「愛」。作為導演,她在這部舞台劇傾注了十足愛意,在排練過程中,她見證了演員們的脆弱、掙扎、迷茫,而後克服困難以呈現完美的狀態,因此她由衷地愛着演出的所有雜技藝術家。同時,她認為這部劇是浸潤着愛而完成,期待將這份濃厚的愛意傳達給觀眾,讓他們感知「如何愛、享受愛和給予愛。」
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璐表示,舞台劇最初與百老匯公司合作,以百老匯的敘事方式來表現中國的雜技藝術。過往無論在海外還是內地的演出,都獲得觀眾熱烈反響,「在2017年的愛丁堡藝術節,許多人為了觀看節目提前2小時排隊。這部劇在當年被評為最受歡迎的25部馬戲節目之一。」
作為一部中西融合的藝術作品,《因為愛》此前在海內外多個城市演出,呈現出國際化特色,並且「因地制宜」地融入新元素。王璐指出,劇中的場景會根據演出城市而變換,例如是次專門為香港設定故事場景,包括維港、港式茶餐廳等,讓這部青春愛情喜劇在香港煥發新的魅力。

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觀眾對於《因為愛》的解讀亦存在異同。市民王先生與張女士均表示演出十分精彩,整體氛圍非常歡樂。王先生對演出中男演員的柔韌性及芭蕾舞部分印象深刻,「尤其是女演員單腳站立在男演員頭頂上,以前從未看過,太厲害了!」此外,舞台劇一幕接一幕十分精彩,當中有許多「爆點」。而張女士最欣賞當中的雜技表演,例如高速轉圈等,不過她認為整體音樂的銜接上有待改善,有助於讓「愛」主題更好融入。
市民安小姐認為,舞台劇運用偏西方的音樂,配合中國傳統雜技,整體再加上一點戲劇元素,這三樣東西結合得非常融洽,節奏也很好,中西合璧的表演方式也比較特別。整個表演的演員都很年輕,可以體現中國新一代年輕人的活力。而如果能讓更多香港市民,或其他來港旅客,有機會看到這種中西融合的表演,相信更是意義非凡,未來期待《因為愛》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
(點新聞記者梁譯尹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