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共創兒童友好城市:聽見兒童聲音|聯合國港青使者考察行

【點新聞報道】近數十年間,關於兒童權益保障的議題得到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關注。199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兒童友好城市倡議》(Child Friendly Cities Initiative, CFCI),旨在以兒童參與為核心,致力於在日益城市化的世界中實現《兒童權利公約》所規定的兒童權利和城市體系。這一倡議引發廣泛關注,多國積極投身於兒童友好城市的構建浪潮之中。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正探索如何更好地將「兒童友好城市」理念融入本地發展。今年7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UNICEF HK)帶領一眾青年使者,先後前往杭州、蘇州和老撾,為期七天的研習之旅融合科技創新與文化交流,提供沉浸式體驗,讓青年使者們實地考察當地的兒童發展工作,並與當地青少年交流,探討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面可互鑒的經驗。

杭州:全生命周期服務智慧化設施守護成長

青年使者首站先到杭州,實地體驗科技如何融入兒童友好城市規劃。當地的濱江區繽紛未來社區就是成功範例之一。作為杭州市首批兒童友好社區,繽紛未來社區內含繽紛書房、成長驛站、繽紛未來公園等多個場景,解決居民在閱讀、醫療、託育等方面的配套需求,為兒童提供兼具安全性和趣味性的活動空間。

青年使者參觀杭州濱江區繽紛未來社區。(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交流團先後走訪了童樂幼幼•繽紛託育園、繽紛頤養中心及繽紛衞生服務站,感受社區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設施的功能布局。在每一處的參觀都令青年使者們大開眼界,例如兒童成長驛站每周免費開放5天以上,提供繪本區、遊戲區及育兒指導活動;「無憂通學路」全長1.5公里,串聯多所小學,配備彩色標識及物聯技術,實現「全程監護、自動預警、快響保護」,確保學生安全通學……這裏的創新性兒童保障,為青年使者們提供了許多關於「構建兒童友好社區」的新構想。

青年使者們對這次參觀感受良多,Vian對「無憂通學路」印象深刻,認為其智能學生證的緊急求助(SOS)功能可有效保障兒童安全,實踐兒童受保護權;Rex對社區衞生服務站的舒適環境及5分鐘生活圈規劃讚不絕口;Gigi和Leila則讚賞社區設施的完備,指託育園及長者活動中心兼顧不同年齡群體需求,認為香港可參考其整合性的設計。

青年使者們亦在繽紛未來社區婦兒驛站,與來自杭州的代表們進行深入交流。朱庭柯、施辰苒等杭州青少年代表,則分別介紹了自己通過「無憂通學路」上學的經歷、學校內便利兒童使用的設施及多樣化校園活動等,讓大家從更細節的角度了解杭州對兒童的關心和尊重。杭州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鄭萍介紹,杭州致力推動兒童友好的理念與城市整體發展深度融合,全市已建成多個兒童友好空間,包括醫院、學校、公園等,並設多個母嬰室及多條兒童友好公交專線。

青年使者們在繽紛未來社區婦兒驛站,與來自杭州的代表們進行深入交流。(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項目官員楊菡則表示,兒童友好城市的意義在於讓日常環境更美好、便利,兒童是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關鍵一環,希望年輕一代更多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期待,構建「自己想要的當下和未來」。UNICEF HK亦點出兒童參與對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重要性,並介紹UNICEF HK在推動兒童權利保障方面的經驗,通過「青年使者計劃」培養青少年成為兒童權益倡導者,邀請不同界別代表與青少年一同探討兒童相關議題等。

除了社區建設外,杭州的全生命周期服務亦得益於科技護航。青年使者們到訪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宇樹科技)參觀時,被四足機器人和通用人形機器深深吸引。公司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成立以來,宇樹科技專注於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與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了解了機器人的相關知識後,青年大使們紛紛嘗試操作機器人,並提出「機器人未來能否用於家政工作、能否用於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構想。

青年使者們到訪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蘇州:歷史與創意融合 兒童發展「寓教於樂」

結束杭州行程後,交流團前往蘇州,了解文化遺產如何融入兒童參與。交流團於蘇州平江兒童友好街區,參加蘇港兩地兒童友好交流活動。蘇州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朱敏介紹,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蘇州古城的代表。街區融入適兒化設計,以兒童更好成長為目標,推進「1米高度」的兒童視角設計,讓兒童享有便捷、舒適、包容的設施、空間和服務。

蘇港兩地兒童進行友好交流。(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在朱敏帶領下,交流團亦參觀蘇州博物館西館,親身感受館內的兒童友好設計。西館突出博物館教育功能,地下一層的探索體驗館以「主題型」展教結合的方式聚焦3至12歲兒童觀眾的全面發展,讓兒童在「穿越姑蘇」的沉浸式體驗中學習傳統文化。青年使者Winston對這一設計印象深刻,認為香港可借鑒其寓教於樂的模式,將本地文化融入兒童活動。

蘇州博物館西館展廳。(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青年使者們探索展覽的互動裝置。(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青年使者們亦到訪了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及創新島,該項目整體規劃以「科技」為核心主題,打造以總部經濟、人工智能、「研發+服務+產業」為核心的產城融合中心。參觀中,青年使者們紛紛感嘆校園面積大、各功能區域設施配備齊全,亦通過智能學習環境應用等場景看到科技如何融入兒童教育,認為香港可善用其國際化視野,用科技推動教育及兒童友好發展。

青年使者們參觀常熟世界聯合學院。(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老撾:直面資源短缺挑戰青年使者倡權益保護

為更全面了解各地兒童的發展情況,交流團結束蘇杭考察後,隨即展開在老撾的考察行程,深入探索當地社區的實踐經驗。老撾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彰顯社區主導如何應對環境挑戰。一行人首先到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老撾辦事處,了解他們是如何致力於保障老撾兒童權利。過程中,青年使者們向當地職員了解老撾不同地區的兒童權利現況,如飲用水不足及嬰幼兒營養不良等問題,並了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老撾辦事處在當地針對問題所開展的計劃,包括當地的食水、個人及環境衞生(WASH)項目及社區營養計劃等。

青年使者到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老撾辦事處,了解他們是如何致力於保障老撾兒童權利。(受訪者提供)
青年使者們與當地青年代表交流。(受訪者提供)

青年使者們亦與當地青年代表交流,討論兩地面對的挑戰異同及潛在解決方法。青年使者Victoria關注當地40%兒童未接種疫苗的嚴峻問題,強調健康權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她亦對當地水資源短缺、教育不完善等問題十分關心,希望通過青年使者計劃提升社會對兒童權益的關注。

此外,交流團亦到訪當地結合高科技與簡易工具的共創空間Makerbox Lao。通過現場調研,青年使者們了解了供當地學校、社區安裝使用的實時空氣污染監測儀,並與當地環保創業者交流,了解創意環保產品的製作。

青年使者到訪當地結合高科技與簡易工具的共創空間Makerbox Lao。(受訪者提供)

此次交流行程中,杭蘇之行讓香港青少年深入體驗了內地兒童友好城市的創新實踐,兩地青少年的交流碰撞出火花,為香港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了啟發。老撾則讓青年使者們在與當地青年和社區的互動時清楚意識到,獲取潔淨水源、教育與醫療等基本需求,為兒童友好倡議框架的根基,亦了解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老撾辦事處為改善兒童處境所作出的努力,讓大家以更多角度思考如何保障兒童權益。

交流行程讓青年使者們收穫了更多看待「兒童權益」及「兒童友好城市」的視角。SumYi指,今次交流讓她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角色,即作為溝通橋樑和倡議者,更廣泛地了解、整合兒童的意見,再將其傳遞給社會。Kevin則表示,香港在兒童友好方面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但仍可借鑒蘇杭的相關經驗,例如在推進兒童友好的同時照顧到長者的需要,打造包容性社區。

交流行程讓青年使者們收穫了更多看待「兒童權益」及「兒童友好城市」的視角。(受訪者提供)

UNICEF HK倡議委員:冀社會聽見兒童聲音

回顧交流行程,UNICEF HK倡議委員伍煥杰表示,根據青年使者們返港後的反饋,相信他們每一位都受益匪淺。「他們提到蘇州、杭州的很多做法非常好,這些措施香港都可以嘗試學習」,伍煥杰指,香港與杭州、蘇州的城市環境較為相似,因此這些經驗很值得借鑒。

「首要任務是聆聽兒童的聲音」,伍煥杰表示,UNICEF HK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努力,例如每年培養一批青年使者,讓他們參與不同項目,提出倡議並參與社區服務。他希望這些從兒童視角出發的倡議,能真正幫助到小朋友,亦希望社會聽到青年及兒童的聲音和意見,讓「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每個角落。

■點新聞特派杭州、蘇州採訪團:周禹含、鹿洺

■視頻拍攝:點新聞記者鹿洺、Sunny

■視頻製作:點新聞記者鹿洺

■撰文:點新聞記者周禹含

相關閱讀:

UNICEF青年訪外交公署 分享兩國三地考察感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共創兒童友好城市:聽見兒童聲音|聯合國港青使者考察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