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車南下」料下月實施 議員聚焦違例執法與駕駛差異

【點新聞報道】「粵車南下」計劃預計最快於11月實施,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17日)表示,將加強向申請者宣傳本港交通規則。根據計劃,實施初期每天最多容許100輛廣東省車輛進入香港市區,每次最多逗留3天。由於粵港兩地左右軚設計不同,交通法規亦存在差異,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就內地司機可能出現的違例情況等問題表達關注。

未繳罰款禁離境?「粵車南下」違例執法細節受關注

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指出:「當這些司機或車輛在香港違例支付罰款時,會否有便利的支付工具,讓他們很便利、掃一掃就能交罰款?或車輛離境前,能否檢查到有否支付罰款?未交罰款是否不准離境?」他同時關注,由於有左右軚問題,市民擔心內地司機不適應香港「車多路窄」的情況,當局會否為內地司機設簡單筆試,或限制於取得香港車牌後1年或3年,才可以登記「粵車南下」計劃。

陳美寶回應指,對於交通違例罰款安排,當局會提供電子支付渠道。她補充,如有車輛返回內地,港方可以進行追蹤,並在日後車主再申請時註明違例紀錄,可能暫停其再次申請的資格。她亦表示,已經製作「一覽表」,比較兩地的道路安全標示和要求標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內地居民更加一目了然。她提到,雖然車輛有左右軚之分,但過去本港涉及「左軚車」的意外率遠低於整體汽車意外率。

兩地交通規則對比。(TVB)

議員關注駕駛文化差異 陳美寶:擬通過導航系統作提示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表示:「相信南下車輛不是飆車,不是特意來犯例,始終在內地生活的朋友開車習慣,很多時都是很依靠導航,導航叫我掉頭便掉頭,這些是文化上差異。」

陳美寶對此回應稱,希望在運輸署或內地居民常用的導航應用程式中,加插提示資訊,協助內地駕駛者適應本港交通環境。

政府將透過四大策略穩步推行「粵車南下」。(運輸及物流局FB)

議員憂內地輔助駕駛在港「失靈」 陳美寶:明確傾向不批准使用

有議員關注粵車在港使用內地輔助駕駛功能的可行性。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這樣的功能我們叫高階AUTOPLUS,如沒有本地數據或訓練的話,其實容易帶來交通風險,尤其如果駕駛者在內地用得很好,會以為在港會有同樣表現。」

陳美寶明確表示,目前當局傾向不批准相關功能在港使用。她解釋,雖然該技術在內地日益普及,但在香港使用會涉及交通規則、標誌識別等問題,必須正視潛在風險。她強調,隨着「粵車南下」計劃推進,政策將不斷調整和完善。

政府將透過四大策略穩步推行「粵車南下」。(運輸及物流局FB)

粵車須裝實體牌供辨識 當局擬口岸查驗防非法載客

另外,南下的「粵車」須安裝實體香港車牌。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沛良關注此舉會否加重成本,陳美寶回應稱,此安排是為了讓本港道路收費系統能夠辨認車輛號碼。她指出,與廣東省商討後認為切實可行,雖然每次出行3日,但估計日後會再次申請來港。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關注,如何提防非法跨境載客取酬問題。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表示,如果私家車違反規定,南下的資格將被取消,內地方面正思考在口岸查驗資料和執法,本港執法部門亦會透過不同方法查驗車輛是否由指定的司機駕駛。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閱讀:

「粵車南下」料下月實施 入市區名額每日100個 可留港3日

點聞1分鐘|「粵車南下」預計下月起實施 有望帶動高消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粵車南下」料下月實施 議員聚焦違例執法與駕駛差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