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興銀
最近一段時間,身邊患有發燒、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士越來越多,讓不少人感覺流感季又殺到了。令人揪心的是,一名13歲女生感染乙型流感併發腦病變、心肌炎及休克,於本月12日情況轉差不幸病逝,成為本港今年首宗兒童感染流感的死亡個案,需要引起社會各界和家長的高度重視。
流感季殺到,學校或院舍的流感樣疾病爆發個案近兩周亦出現上升趨勢。自9月開學以來,截至10月15日,涉及學校的流感個案就有451宗,當中小學佔244宗,中學佔164宗。同期,衞生防護中心錄得9宗涉及兒童流感嚴重和1宗死亡個案,年齡介乎3至17歲,其中8人過往的健康狀況良好。流感樣疾病爆發個案上升,顯示本港現時正處於夏季流感季節,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上升。
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衞生防護中心往常經驗,夏季流感至少維持6周,最長可達3至4個月。而今年的夏季流感已持續了6周,卻仍然「未見頂」,估計未來4周內夏季流感會仍然活躍,相信或會持續至11月,並有機會與冬季流感疊加,令流感爆發情況更嚴重。
監測數據顯示,過去一周(10月5至11日),呼吸道樣本中流感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百分比為12.02%,高於前一周錄得的9.70%,並已超越今年初冬季流感季節最高一周的10.54%。不僅如此,公立醫院住院病人被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每1萬人有0.67宗入院個案,高於前一周的0.62宗。種種數據證明了,本港流感的活躍程度維持在較高水平。
面對流感爆發,需要做好應對流感措施,在保持個人衞生的同時,人群密集地區應盡量戴口罩,以防流感病毒傳播及感染。但由於學生,特別是小學及幼稚園的學生抵抗力相對較弱,再加上課堂活動存在密切接觸的情況,如果未戴口罩或者口罩戴的不規範,變相會加劇流感爆發。此外,學校亦要勸喻發燒及有呼吸道徵狀的學生不要返學,避免交叉感染。近期,筆者身邊多名朋友的子女出現流感症狀,再加上學校流感病例高企,便是流感在學校爆發的明證。
應對季節性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打流感針並不等於不會感染流感,主要是為了減低感染流感後出現重症、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的機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評估,在流感季節,如疫苗的抗原與流行的病毒類型吻合,流感疫苗可減低整體人口患流感疾病風險達40%至60%。
數據為證,今年1月,衞生防護中心錄得199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流感個案,當中超過七成嚴重或死亡個案沒有接種流感疫苗;兒童方面,9宗兒童流感相關之嚴重併發症個案,當中7宗未有接種流感疫苗。因應健康人士亦可能患上嚴重流感,所以政府呼籲市民,所有年滿6個月或以上人士都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現時的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都有涵蓋甲型和乙型流感的病毒株,但通常疫苗的保護期只有約9個月至1年,所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種。今次病逝的女童去年有接種流感疫苗,今年尚未接種,亦提醒各界,包括兒童、65歲以上的長者以及長期病患者在內的高風險人士,需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而且,接種後約需兩周才能產生足夠抗體,所以流感疫苗也要盡早接種。
為提高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率,政府亦在積極行動。一方面,政府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免費或資助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服務,很多學生接種流感疫苗都是免費的;另一方面,衞生防護中心今年已提早於6月初開始接受學校報名參加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計劃,目前已有約2300間學校(總數的99%)參與,當中超過1330間學校(58%)會於本月底或之前進行外展活動,而約2160間學校(94%)則會於下月底或之前進行,分別較去年的45%和83%為高。
然而,因應今年夏季流感的出現,加上近期流感活躍程度和學校爆發宗數上升,當局已敦促相關學校,在可行的情況下進一步提早接種流感疫苗。經全力協調後,有15間學校已將原訂於今年12月或明年1月的外展活動提前至下月底前舉行,這也是為了學生健康着想的負責任做法。
季節性流感年年有,但今年很可能出現兩季流感疊加,或會令爆發情況更嚴重。有鑒於此,市民在保持個人衞生的同時,為已為人,要盡早接種流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