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訛稱患絕症提早取MPF 16人被捕涉款逾400萬元

【點新聞報道】警方早前接獲一間「強積金受託人公司」轉介,指懷疑有人涉嫌以虛假文件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案件後交由觀塘警區重案組跟進。警方今日(16)作出案情簡報,指調查發現有強積金供款人透過中介以虛假文件聲稱自己「完全喪失行為能力」或「罹患末期疾病」,成功提早提取強積金。警方於10月13日至15日採取行動,以「欺詐罪」拘捕10男6女,年齡介乎31至56歲,涉及強積金供款逾400萬元。

警方表示,被捕人士分別報稱任職廚師、售貨員、保安員、侍應及地盤工人等。每宗案件涉及的款項由5萬元至65萬元不等。當中有人因為欠債或需金錢周轉而犯案。在搜查被捕人的住所時,警方檢獲了一批強積金供款文件,以及相關的銀行紀錄。

針對犯罪過程,警方指,犯罪集團主腦假冒中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廣告,聲稱能安排案中被捕人提早取回強積金供款。案中所謂的「中介」會協助被捕人向強積金受託人公司提交虛假的醫生證明,聲稱其「完全喪失行為能力」或「罹患末期疾病」。被捕人只需提供個人資料,並在申請表格上以電子方式簽名,再以社交平台交予這些所謂「中介」。過程中,被捕人未曾與中介見面,且涉案的虛假醫生證明也全部是偽造不同醫生的醫生紙。當被捕人成功提取強積金供款後,「中介」會向被捕人收取5%至30%的佣金。

警方嚴厲譴責詐騙集團以「合法合規」、「不成功不收費」等話術,誘騙市民通過非法手段提取個人強積金存款。此類行為不僅導致市民需向素未謀面者繳納部分辛苦積攢的強積金供款,更會令其身陷法網。警方重申,欺詐屬嚴重罪行,最高可判處監禁14年。即使當事人聲稱不知情,亦未必能免除法律責任。警方將就每宗案件徵詢法律意見,並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訛稱患絕症提早取MPF 16人被捕涉款逾400萬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