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特區政府今日(16日)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邀請愛國愛港團體、社會各界代表,以及專家學者共同交流真知灼見。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作專題演講時圍繞「完善選舉制度下的行政立法良性互動 如何促進民生福祉」分享觀察與體會,並強調良性行政立法關係是香港開新篇、謀發展的重要基礎。


陳國基指出,本屆特區政府積極凝聚政府、社會與個人力量。他強調立法會作為特區管治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匯聚民意、監察政府、制定法律及完善公共政策等關鍵職能,與香港整體利益及市民福祉緊密相連。
陳國基肯定了特區政府為構建優質高效、真誠合作的行政立法新關係所做的努力。其中,「前廳交流會」已成功舉辦20次,以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優化分組討論模式,讓議員與官員能聚焦議題、坦誠交流,確保政府在政策醞釀時能充分聽取民意。另外,「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則打破過往一問一答的單一模式,實現雙向溝通。
陳國基特別提及2023年4月的「大灣區訪問團」活動,行政長官率領83位立法會議員及多位局長,赴深圳、東莞、佛山、廣州四座城市開展為期四天的訪問。此次訪問不僅為香港社會各界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起到帶頭作用,更充分展現行政立法齊心協力推動香港發展的決心。
陳國基強調,自「愛國者治港」原則全面貫徹落實以來,第七屆立法會風氣煥然一新,行政立法機關重建互信,特區政府管治能力大幅提升。對市民而言,無需再擔心「拉布」或反對派惡意利用議事程序拖垮立法議程;對政府而言,政策局不必再耗費大量精力應對無理批評或瑣碎問題,可更專注於政策制定與落實,推動更多有利社會發展和惠及民生的措施。
陳國基指出,通過多項數據可見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顯有成效,第七屆立法會四年會期內,審議通過法案約130條,較上一屆同期超出6成;在安全領域,不僅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更全票通過《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完善地區治理;在經濟領域,《穩定幣條例草案》優化虛擬資產活動監管框架,助力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民生領域,《簡樸房條例草案》針對劣質劏房問題建立規管制度,近日通過的《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更填補多年來的監管空白,為市民提供安全、合法、多元化的出行選擇。
陳國基亦舉例多項數據表示,本屆立法會議員在法案審議中體現了高度專業與盡責態度,2022年至今年9月,政府就各項條例草案提出超過1800項修訂案,較第六屆立法會同期的700項多出超過一倍;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期間,議員在近50小時內提出逾1000條問題與意見,最終形成91項修訂案,使法案內容更嚴謹、條文更清晰。
陳國基表示,「愛國者治港」原則對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由治及興」至關重要,感謝第七屆立法會的努力與貢獻,並期待與新一屆立法會充分合作,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之上,進一步發揮「愛國者治港」的力量和價值,讓市民更加切實感受到良政善治所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