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為加深社會大眾對行政立法機關相互促進,對「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以至特區良政善治重要性的認識,特區政府今日(16日)於政府總部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邀請愛國愛港團體、社會各界代表,以及專家學者共同交流真知灼見,凝聚共識。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研討會作主旨發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以及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教授作專題演講。
李家超表示,良性互動的行政立法關係是同為香港開新篇的重要基礎。他指出,完善後的立法會,成績有目共睹。行政立法關係回歸理性,行政和立法機關按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有效發揮良性互動,今屆立法會的議政質量高,效率亦高。在4年會期內,審議通過的法案約130條,較上一屆立法會的同期超出60%。在審議撥款方面,立法會財委會審批了261個項目,總承擔額共6972億元,當中包括撥款約5200億元支持124個工程項目,以推動土地發展、增加房屋供應、完善交通基建、社區建設及改善環境等,助力擴充經濟容量,加強香港競爭力,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他續指,今屆立法會亦通過制定多項對香港長遠發展極為重要的法案,當中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完成了26年多未能完成的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和歷史使命;《簡樸房條例草案》,處理困擾香港十多二十年的劣質「劏房」問題;以及昨天剛通過的《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解決10多年來網約車規管空白的問題。其他的有《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完善地區治理架構及重塑區議會,從制度上撥亂反正;《2023年行車隧道(政府)(修訂)條例草案》,落實三隧分流;《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就規劃、收地,以及工程三方面的法定程序提出精簡和改善建議,提速提效加快建設,為香港的未來提供更佳的發展條件。
李家超表示,立法會不單效率大幅提升,整個立法過程,更是嚴謹、認真。政府用心聽取意見,積極回應,自2022年至今,政府因立法會意見就各項條例草案提出了超過1800項修正案,較第六屆立法會同期的修正案數目多出超過一倍。議員發言角度多元、範圍廣泛、內容全面,講理念、講細節、講執行,行政立法實事求是,共同努力建設更美好香港。

李家超稱,完善選舉制度完全扭轉了以往反中亂港勢力長期騎劫立法會和區議會的破壞情況。議會不再出現「拉布」、流會;不再有刻意侮辱政府官員,癱瘓立法會運作,阻撓特區政府施政,公然與外國和境外勢力及其代理人勾結,請求外國制裁特區政府官員和司法人員等;不再見到立法會議員組織或參與,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特區政府及特區的憲制秩序、法治和社會秩序的行為和活動。
他表示,完善後的立法會在過去4年的實踐證明,這是符合特區實際情況、是適合香港的民主選舉制度。90名議員來自五湖四海,屬不同政治光譜,充分證明選舉的廣泛代表性和均衡參與。不同板塊同聚議事堂,理性議政論政,縱有不同觀點,但不會人身攻擊或惡意抹黑。這是文明、和諧、高效的立法會健康現象。社會期望見到的行政立法共同為市民辦實事、謀幸福的良性互動成為了每日議事的常規。
李家超表示,完善選舉制度後產生的第七屆立法會即將完成4年任期,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充分體現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特區實現良政善治、議會實現高效高質量議政。
(點新聞記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