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今日(15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議員陳曼琪就北部都會區支援青年上流的措施提問,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書面答覆指出,在北都新發展區規劃上,為照顧青年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需要(例如就學、就業、住屋等),發展局連同相關部門一直以多元發展的方針進行土地規劃。
甯漢豪指出,在就學方面,在進行北都新發展區的規劃時,政府會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規定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預留足夠土地發展中、小學;並會按各部門評估的需求,為幼稚園及其他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預留土地或樓面空間。此外,北都也預留大量用地作文化和體育發展之用,讓不同志趣的青少年都有廣闊空間盡展所長。在託兒服務方面,政府會根據以人口為基礎的規劃比率,為每25000人口預留空間提供100個資助幼兒中心服務名額,以配合北都新發展區人口遷入所帶來的服務需求。在青少年支援方面,政府亦會為每12000名屬於6至24歲年齡組別的兒童/青年規劃一間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甯漢豪繼指,在就業和創業方面,北都採用「產業帶動」的發展模式,為不同產業帶來龐大的發展空間,創造大量優質且多元化的職位。此外,流浮山將定位為數碼科技樞紐,將利用先進科技,推動新經濟與傳統經濟融合,並成為孕育青年人才和初創企業的搖籃。北都內的新發展區正處於不同的規劃及建設階段,按規劃階段的假設估計將創造超過50萬個新工作職位,有關職位的規劃分布估計載於附件。

甯漢豪表示,在住屋方面,北都將會是香港未來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預計可提供約50萬個新住宅單位,照顧社會不同階層家庭的住屋需求。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分別約為7∶3以及6∶4,當中的公營房屋單位包括租住公屋和出售資助房屋。其餘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則會按其定位及整體公、私營房屋的供求情況,於稍後的落實階段作靈活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