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龍潭三傑」與「龍潭後三傑」

文/關品方

在國共鬥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潛伏到國民黨的政軍內核,為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立下不朽功勳。他們中間,有不少紅色特工在歷史上值得銘記。他們為國為民,不怕犧牲,忠肝義膽;他們是信仰的力量,是不朽的精魂。

自1927年起,國共雙方都各自成立特工組織。國民黨方面有中統和軍統。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陳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負責國民黨的特務組織,此外還有徐恩曾、葉秀峰、戴笠、谷正文、毛人鳳、鄭介民、唐縱和沈醉等人。共產黨方面是中央特科,成立背景是為了應對國民黨「4·12」反革命政變後實施「白色恐怖」、對共產黨員濫捕濫殺的嚴峻形勢。中央特科成立的目標是為了確保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的安全,其他任務包括收集和掌握情報,鎮壓叛徒,營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電台。中央特科的機構設置有4個部門,一科(總務)負責中央機關的庶務工作,二科(情報)負責收集情報,三科(行動)負責鎮壓叛徒和營救被捕同志,四科(交通)負責通訊聯絡。

中央特科是由周恩來一手創建,他當年29歲。歷史上中共有很多紅色特工,其中工作成績突出的不下百人。

李克農(1899-1962)在紅色特工之中名氣最大,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在所有開國上將之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帶過兵的人,但對共產黨在軍事上取得的勝利有很大貢獻。1929年他經過組織批准,李克農考入國民黨上海無綫電管理局,潛伏下來後,傳遞出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中央組織。1931年顧順章叛變後,洩露了大量黨的秘密,李克農得到錢壯飛派人及時送來的情報,馬上報告黨中央,大批中央領導幸免於難。李克農則因為身份暴露,馬上轉移。

進入蘇區後,他先後擔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紅軍工作部部長、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等職,為保衛黨中央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時期,李克農在國統區協助周恩來、葉劍英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委員兼秘書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李克農長期主管黨的情報工作,歷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軍委總情報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建國初期,他在拔除敵對特務勢力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62年李克農逝世,享年63歲。國內央視一台現正播放的電視連續劇《陣地》,內容便是抗戰期間李克農和夏衍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在桂林展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一段歷史。

李克農被譽為「特工之王」。他是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者和組織者,被譽為 「龍潭三傑」之一,另外兩人是錢壯飛和胡底。胡底(1905-1935)亦是十分出色的情報工作者。1925年,20歲的胡底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宣傳工作。後來胡底與李克農等創辦電影公司,以此為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29年胡底與李克農和錢壯飛緊密合作,在南京、天津、上海建立起一套以新聞通訊和廣播電台為掩護的情報機關。1931年,胡底進入中央蘇區,擔任國家政治保衛局執行部審訊科科長,從事政治保衛工作,兼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負責宣傳教育工作。1935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胡底跟隨左路軍行動,反對張國燾分裂黨中央的言行。胡底被張國燾扣上「國民黨特務」和「反革命」的罪名,撤銷了他的職務,取消了他的馬匹和勤務員,強迫胡底帶病背着大包袱「戴罪」行軍。9月,左路軍行至斯達壩,胡底被張國燾秘密殺害,時年30歲。英年早逝,實屬不幸。

錢壯飛與李克農、胡底因為深入國民黨特務組織核心的「龍潭虎穴」,被稱為「龍潭三傑」。他們緊密合作,在當年的險惡環境下傳遞出很多重要情報,作出巨大貢獻。1928年,錢壯飛(1895-1935)考入國民黨無線電訓練班,其後成功進入上海國際無線電管理局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1年顧順章叛變,是中共早期最危險的事件之一。顧順章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被派往蘇聯學習隱蔽鬥爭技術,1927年中央特科成立,顧順章負責特科的常務工作兼任行動科科長,營救被捕同志和處置叛徒。顧順章當年是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分管交通局、掌握大量中央機關的秘密。顧順章在工作中成績突出,其後更當選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1年4月25日,他在漢口被國民黨特務逮捕,不堪嚴刑拷問,於當晚叛變投敵,供出大量中共中央機關的機密。密電發到徐恩曾,讓他親自破譯後轉交蔣介石查處。密電被錢壯飛及時截獲。錢壯飛機智地偷出徐恩曾的密碼本,破譯後驚悉顧順章已叛變,馬上通知周恩來。周恩來以雷霆萬鈞之勢,及時採取人員轉移、材料銷毀等霹靂行動,才使得黨中央幸免於難,在千鈞一髮之際免於滅頂之災。錢壯飛的身份亦因此暴露,馬上轉移到中央蘇區。

在中央蘇區,錢壯飛先後擔任紅一方面軍保衛局局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第二局局長,負責情報偵察工作。1935年3月,錢壯飛隨軍長征到達貴州省金沙縣,為偵察南渡烏江路線,隻身進入長壩鄉梯子岩的叢林後失蹤。當年遍尋不獲,多年後終於證實錢壯飛已於1935年3月31日不幸犧牲,享年39歲。

除了「龍潭三傑」之外,紅色特工的知名人物還有吳石、朱楓、段伯宇/段仲宇兄弟、王曼霞/陳爾晉夫妻、郭汝瑰、熊向暉、陳忠經和申健等人。最近在內地熱播的《沉默的榮耀》,便是有關吳石和朱楓的故事。劇中故事蕩氣迴腸,筆者打算另文論述。

「龍潭後三傑」是指中共情報戰線上的三位傑出人物:熊向暉、陳忠經和申健。他們長期潛伏在國民黨內核,特別是從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隊獲取大量重要情報,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熊向暉(1919-2005)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譽為「龍潭後三傑」之首。1937年,熊向暉在西安第一次面見周恩來,遵照周恩來的親自指示和教導,接受組織布置的任務,到胡宗南部隊內長期埋伏、隱蔽精幹、積蓄力量、以待時機,從事秘密情報工作。周恩來下閒棋、布冷子,選擇熊向暉,是經過深思熟慮,清楚了解和分析了熊向暉和胡宗南兩人的性格特點之後作出的英明決定。分手時,周恩來對熊向暉說:「勝利以後再見。」

當年周恩來指示熊向暉參加胡宗南的戰地青年服務團,逐步向上爬升。熊向暉不負所托,翌年被胡宗南送到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後來成為胡宗南的侍從副官和機要秘書,負責處理機密文件和日常事務,並為胡宗南起草講話稿。憑藉出色的表現,熊向暉贏得了胡宗南的信任,成功潛伏在國民黨高層內部。在長期的潛伏生涯中,熊向暉成功送出了國民黨「閃擊延安」、「西安軍事會議」等重要情報。1943年,他截獲蔣介石的絕密情報,粉碎了蔣介石進攻延安的圖謀,成功保衛了黨中央的安全。

熊向暉以超人的機智、果敢和堅韌,一步一腳印取得成功,不可多得。在挫敗國民黨發動內戰、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衛延安黨中央等重要節點上屢建奇功。毛主席稱讚他為「一個人能頂幾個師」。熊向暉第二次面見周恩來是1946年,在南京的梅園新村。周恩來為熊向暉布置好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後,分手時再次對他說:「勝利以後再見」。

新中國成立後,熊向暉被調到外交戰線,在周總理的領導下工作,繼續為黨和國家的革命建設事業貢獻力量。他曾擔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CITIC)黨組書記和副董事長。晚年熊向暉撰寫大量回憶文章,詳細寫下情報工作的經歷。2005年熊向暉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信仰在心,為民獻身。虎膽熊心,向暉而生」,熊向暉的一生功業,筆者也打算另文詳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龍潭三傑」與「龍潭後三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