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第七屆立法會會期將於2025年10月24日中止,意味着本屆立法會即將停止運作。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和工務小組委員會今日(14日)召開年結記者會,回顧2025年度立法年度的工作。財委會專責審批政府公共開支建議,自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政府及議員得以更聚焦撥款建議本身及社會福祉。
2022年:擺脫「拉布」陰霾 同心抗疫共渡時艱
第七屆立法會首個會期,也是本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個會期。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告別以往冗長的會議,擺脫頻繁「拉布」的場面,財委會主席陳振英在年結記者會上形容,新一屆財委會在「煥然一新」的氣象下履行憲制職能,審核及批准政府的公共開支建議。

財委會於該年度合共批出70項項目,涉及承擔額約1775億元,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葛量洪醫院和聖母醫院的重建工程(共約363億元)、元朗南發展工程(約74億元)等重大工程。當時正值香港走出新冠陰霾社會全面復常之際,財委會沒有「放軟手腳」,該年度合共舉行了29次會議,其中13次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總時數約67小時;先後兩次批出撥款,為「防疫抗疫基金」分別注資為270億元和430億元,推行第六輪紓困措施及「2022保就業計劃」。
2023年:「簡約公屋」審議4個半鐘 三院升級批近500億
第七屆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第二個會期合共批出項目66個,涉及近1430億元撥款,包括19項人事編制及31項工務工程撥款建議。期間財委會共進行28次會議,總時數約65小時。對於部分較高金額和受公眾關注的項目,比如涉及撥款約149億元的「簡約公屋」項目,財委會用了約4.5小時審議;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產學研1+計劃」,財委會耗時兩小時審議批出100億元。

該年度財委會批出30餘項工務工程撥款建議,涉及千億元。其中,3個醫療衞生範疇的撥款建議涉及約513億元撥款,包括北區醫院擴建計劃、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擴建計劃及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二期(約470億元),以及興建一座教學科研綜合大樓等;涉及粉嶺皇后山、荃灣國瑞路公營房屋等9個土地和房屋發展相關的撥款建議有關撥款額約271億元。財委會對此評價:「顯示當局對改善醫療服務的承擔及銳意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的決心。」
另外,超強颱風「杜蘇芮」引發內地多市嚴重水災。守望相助,八方支援,財委會在暑期休會期間加開特別會議,審批向賑災基金注資7000萬元的撥款建議。
2024年:T4主幹路闖關「睇餸食飯」 協力部署北都區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上個會期合共批出58個項目,合共涉及2499億元撥款,較去年多出1069億,包括28項工務工程有關的財務建議。期間共舉行35次會議,總時數90小時35分鐘,其中審議財務建議的時數為54小時49分鐘,較上年多23小時20分鐘;單個項目審議的時間平均比上年高34分鐘。

在政府面臨財赤背景下,立法會與政府就「沙田T4號主幹路」的撥款建議一度發生「激烈交鋒」,可見財委會並非對所有財務建議都「照單全收」,而是「睇餸食飯」「應使則使」。去年3月,「沙田T4號主幹路」工程造價高達71.6億元引起議員爭議。當局一度延後財委會討論,臨時抽起議程;隨後5月再度到財委會「闖關」,調低造價估算至68.1億元,最終獲61票贊成、3票反對、12票棄權通過。該工程合約已於同年8月正式展開。
另外,特區政府銳意加大對北部都會區發展投入,當中新田科技城發展項目、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的前工程,以及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基礎設施工程,分別獲財委會通過撥款約272億元、約291.7億元及約301.6億元。
2025:批67項目涉1268億撥款 支持推動創科發展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及其轄下兩個小組委員會今日召開年結記者會。財委會主席陳振英表示,截至10月3日,財委會合共審批67個項目,涉及約1268億元撥款,政府提交的所有項目均已完成審議。財委會於本會期內共舉行了35次會議,總時長71小時41分鐘,每個撥款項目的平均審議時間約為1小時29分鐘。為審核2025至2026年度開支預算,財委會一度於4月舉行特別會議,歷時34小時。

立法會支持特區政府推動創科發展,財委會於今年度持續批出多項與科研相關的撥款建議,總額超過140億元,包括支持「創科產業引導基金」(10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30億元)、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10億元)等。另外,政府在本會期向財委會提交了多項優化資訊科技設施的撥款建議,合共批出撥款超過44億元,包括為警務處開發新一代通訊系統(近20億元)、優化皇崗口岸電腦系統(約6.8億元)等。
第七屆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重磅」撥款
2022
注資「防疫抗疫基金」(兩次注資分別270億元和430億元)
威爾斯親王醫院、葛量洪醫院和聖母醫院重建工程(約363億元)
元朗南發展工程(約74億元)
2023
「產學研1+計劃」(100億元)
首批「簡約公屋」項目(約149億元)
北區醫院擴建計劃、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擴建計劃及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二期(約470億元)
2024
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約23億元)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資助計劃(約336億元)
推展「簡約公屋」項目(約98億元)
新田科技城發展項目(約272億元)
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建造工程(約301億元)
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前期工程第三期、第二階段工程、區域供冷系統及特設現金津貼(約292億元)
2025
元朗南新發展區(約137億元)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約129億元)
牛潭尾濾水廠擴展工程、新界北區食水供應改善工程(約106億元)
「創科產業引導基金」(100億元)
「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30億元)
為警務處開發新一代通訊系統(近20億元)
(點新聞記者整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