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沛賢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日前約見美國駐港總領事伊珠麗,就其到任後的有關行為提出嚴正交涉,並明確提出「四不」要求。這項嚴正外交交涉不僅是對一名外交官行為的必要提醒,更是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堅定維護,彰顯了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
伊珠麗在履新不足一月之際,就被揭露邀請曾參與反中亂港活動的人士出席其到任招待會,這種行為令人深感遺憾。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並非伊珠麗首次與這些人士接觸。資料顯示,在2019年香港發生黑暴期間,她曾與其中人士秘密會面。這些行為明顯違反了外交官應恪守的專業操守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四不」要求具體而明確:不見不該見的人,不同反中亂港分子串聯勾結,不得煽動、協助、教唆、資助反中亂港活動,不得干預涉港國安案件審理。這四項要求既是對個別外交官的行為規範,更是為所有在港外交人員劃定的清晰紅線。每一個負責任的國家都期待外交官成為促進友好交往的橋樑,而非製造麻煩的根源。
不干涉內政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基本準則,也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聯合國憲章》明確規定了不干涉內政原則,這項原則已成為現代國際關係的基石。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這項原則更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重要保障。中國政府始終堅持這項原則,同時也要求其他國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香港自回歸以來,其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填補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漏洞,使香港社會秩序得以恢復,市民權利和自由得到更好保障。任何企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行為,不僅違反國際法,也違背了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
令人遺憾的是,面對中方的嚴正交涉,美方不僅沒有認真反思,反而試圖為其不當行為狡辯。美國國務院官員聲稱這是「美國外交官的標準做法」,這種表態恰恰暴露了其霸權思維和干涉他國內政的慣性。國際社會清楚地看到,正是這種思維導致了許多地區和國家的動盪與不安。
香港市民對任何干涉香港事務的行為都保持高度警惕。近日,多批市民自發前往美國駐港總領館抗議,充分展現了香港社會反對外部干預、維護國家安全的共同意志。香港各界人士也紛紛發聲,要求各國外交官尊重香港法律和中國主權。
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需要雙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香港問題上,美方應認清情勢,順應歷史潮流,與國際社會多數成員一道,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各界敦促伊珠麗及美方認真對待中方的嚴正關切,恪守「四不」要求,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干預行為。
香港的繁榮穩定得來不易,需要全社會共同維護。在中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有效治理下,在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必將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無法阻擋香港向前發展的步伐,也無法動搖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期待所有在港外交機構和人員都能恪守這些準則,為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只有這樣,才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才能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屯門區議會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副主席、屯門區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