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知評
十一國慶黃金周踏入第三日,香港處處人頭湧湧,一片熱鬧景象。
根據入境處數據,黃金周首兩日分別有55.8萬人次及49.4萬人次入境,其中內地客分別為23.2萬人次及22.2萬人次,今年首兩日總入境內地客人次較去年首兩日增加3.4%。而今日(3日)截至早上10時,各口岸合共有逾13.2萬人次入境,當中約6.49萬是內地旅客。
這個黃金周,每日佔入境人次過半的內地客成香港消費主力軍,廣東道名店金舖處處人龍,尖沙咀海濱一帶酒店一房難求。丁財兩旺,源於旅遊、零售、餐飲等業界和政府拍住上,因應遊客消費模式轉變,積極打出的應變求變組合拳見成效。
內地客消費重體驗
近年來,訪港內地客消費模式不斷變化,從傳統購物遊拓展到更注重感受人文風情和走訪自然景觀,用錢買體驗、買經歷佔比越來越高。有鑑於此,政府趁勢大力推廣「無處不旅遊」,從人文古蹟遊、九龍城寨遊,到「四山」生態遊,聯合各界持份者,一同推出豐富的旅遊路線,滿足不同旅客需求。從繁華都市到靜謐山野,各花入各眼,選擇多元,為內地客帶來新鮮感,讓內地客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來香港挖掘新一面。比如,有來自杭州的旅客就表示,已玩遍香港主流景點,這次重在戶外探索,如麥理浩徑、南丫島等。
國慶煙花匯演、國慶無人機表演、國慶賽馬日等主題活動也吸引不少內地客重臨。根據點新聞報道,黃金周首日西九龍高鐵站人流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之所以選擇十一當天抵港,主要是為了看晚上的維港煙花,感受香港的國慶氛圍。多位受訪旅客表示,看完煙花再逛逛維港,預算1500元上下用於住酒店過夜。根據酒店業界數據,國慶黃金周酒店入住率有八成至九成,部分入住率更逾九成,顯示過夜客不少。而當晚的煙花觀賞區內餐廳更是一位難求。
同時,政府針對熱門景點,直接推出優化措施,如在東壩增加專線小巴,改善路況疏導車流,改善遊客體驗,讓遊客玩得盡興。正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曾表示,香港非常重視旅客體驗,簡單配套一定可以做得更多、更好,使遊客能更舒適地享受香港自然美景。
高端客豪買帶旺市場
而今年來香港的內地客中,也不乏高淨值人群。一項針對內地平均流動資產700萬元人民幣以上高淨值人士的調查顯示,98%受訪者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有出遊意願,其中香港是首選地(55%),人均預算為2.8萬元人民幣,遠高於往年水平。其中,X世代在港消費預算最高,料達3.25萬元人民幣,Z世代則為2.56萬元人民幣。這項調查結果在這幾天的香港街頭得到印證。近日尖沙咀廣東道一帶金舖和名店人流多,出現排隊人龍,有金舖外一度有十多人排隊入店。有東莞客豪擲6萬元入沙田掃貨,也有杭州客預算1.5萬元買化妝品或黃金。
結合剛公布的本港8月零售銷售額按年增3.8%,好過市場預期,其中珠寶首飾銷貨值按年勁升16.4%。本港零售業界普遍對國慶黃金周「信心不錯」,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則認為,黃金周期間遊客較受奢侈品及黃金吸引,形容市面「好火熱」。
服務改善 投訴減少口碑升
過去,香港服務業態度差、景點配套差、黑的劏客飽受詬病,而今隨着有的放矢的服務升級,香港旅遊體驗滿意度明顯改善。優化專線巴士、改善郊外配套設施、繁忙時段實時人潮分流、及時發放交通資訊、加強電子支付、嚴打黑的黑店⋯⋯旅客有問題,相關部門即時有反應,投訴少了,點讚多了。
特別是文體旅局倡導「人人都是旅遊大使」,社會各界及市民以熱情友好的態度迎接每一位來訪的旅客,傳播香港的正能量與美好形象。國慶假期這幾天,適逢海軍戚繼光艦、沂蒙山艦組成的83艦編隊來港組織開放活動,艦上海軍學員也忙裏偷閒到香港大街小巷走走看看,其中多位學員都提到,在香港期間感受到「大家都是一家人,非常地相親相愛、團結友愛」;有學員在路線錯綜複雜的旺角地鐵站迷路,得到香港大學生伸出援手,貼心指路;有學員提到在茶餐廳感受到非常好的服務,店員推薦的港式小吃也非常美味⋯⋯
就連在社交媒體上,幫香港講話的網友也變多了。提到香港旅遊,大家不再是一邊倒的唱衰,而是實事求是地評價和推薦好去處。從線上到線下,越來越多的旅客在用實際行動告訴香港:我們回來了。
香港歡迎每一個旅客。今年黃金周開局熱鬧,加上周末和中秋,以及近日股市暢旺,港人也願意外出消費,相信能再迎來一波餐飲及零售業的銷售小高峰。雖然本周末可能有颱風侵擾,對銷情造成一定影響,但相信香港旅遊市場能經歷風雨終見彩虹,未來本港旅遊市場在政府、業界、市民繼續拍住上的合作無間下,不斷推陳出新、提升配套、改善服務,定能讓更多內地客樂在香港、愛上香港。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