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為配合行政長官李家超近年施政報告中強化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施政重點,培養學生的國民意識及國家觀念,強化學生對國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教育局今日(3日)向學校發出通函,公布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框架。優化課程擬於2027/28學年在中四級全面推行,並適用於2030年及以後的香港中學文憑中國歷史科/歷史科考試。
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以現行課程為基礎,精簡內容以減輕學習負擔。必修部分採用通史體例組織歷史發展脈絡;選修部分設3個單元,分別從宏觀的政治、經濟及文化設置學習內容,學生可選擇其中一個單元進深學習,以切合學生的不同志趣,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優化高中歷史科課程亦着重精簡課程架構,為新學習元素騰出空間,平衡課程的深度與廣度,並加強以主題及國家互動角度展現歷史發展與趨勢,讓學生更易掌握學習重點,提升學習興趣。課程設3個必修單元,清楚闡釋近現代世界史的主要發展趨勢,亦重設「選修部分」,讓學生按興趣及能力選修。
兩科的公開評核設計也將配合課程修訂,引入更多元化的題型,以配合學生不同學習需要和能力。教育局指,現行高中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自2009年實施至今已超過16年,有必要進行檢視和更新,讓課程與時並進,配合國家發展、社會轉變和學生學習需要。
教育局續指,局方一直為優化兩史課程作準備,課程發展議會亦成立兩科的課程工作小組,由專家學者、校長、前線資深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教師、專業團體代表,以及教育局與考評局專科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在優化課程過程中仔細參考業界對兩科課程的主要建議,並因應香港學校同時開設兩史課程的獨特情況,平衡並突顯兩科「兼容並蓄、內外聯通」的互補特色,共同培養具備愛國精神、中華文化素養和廣闊世界觀的人才,以配合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