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國慶晚會幕後搶先探!導演胡巨英:傳統科技交相輝映 藝苑同心獻禮76載華章

【點新聞報道】「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國慶文藝晚會」今晚(10月2日)假紅磡香港體育館上演,晚會由著名導演胡巨英執導,邀得多位香港、內地知名藝術家及多個藝術團體,聯袂呈現形式多樣的精彩節目。隨着登台時間臨近,這幾日的紅館忙碌非常,各節目組演員及工作人員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點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晚會總導演胡巨英,探尋這場藝術盛宴台前幕後的創作軌跡。

點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晚會總導演胡巨英,探尋這場藝術盛宴台前幕後的創作軌跡。(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主題鮮明:香江兒女獻祝福 粵語金曲引共鳴

「晚會主題非常明確,就是『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胡巨英開門見山地介紹,今次晚會主題與其名稱無異,整場演出的核心定位和藝術走向,就在於通過各類節目表演呈現香港同胞的慶賀之情與家國情懷。

胡巨英介紹晚會主題。(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為此,導演組在節目遴選上別具匠心,大量融入大灣區本土元素,《彩雲追月》等經典粵語歌曲將唱響紅館,更會有膾炙人口的電影金曲勾起市民回憶。胡巨英特別提及香港Vsing阿卡貝拉組合將要表演的經典電影組曲《光影鎏聲》,他們演繹的都是香港市民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旋律。「這種藝術處理既能引發共鳴,又富有新意。」胡巨英說。

兩地融合:內地演員加盟 多樣風格共譜華章

回歸祖國28年來,香港與國家同頻共振,香港及內地藝術工作者也有着深入合作,在文化藝術領域進行多元融合的嘗試。這種「融合」在今次晚會的節目編排上便尤為明顯——既有香港本地藝術家帶來特色節目,也有內地著名歌唱家雷佳等人的精彩表演。胡巨英認為,不同藝術背景的創作者通過碰撞與磨合,最終會呈現出更豐富的藝術層次。

晚會演員陣容龐大,多個內地藝術團體將登台獻藝,例如廣州大劇院音樂劇《雄獅少年》劇組將帶來音樂劇選段《獅醒少年·未來》,多次赴港演出的吉林市歌舞團則將與香港本地演員合作,表演《紫荊花盛開》等多個舞蹈節目。談及統籌大量兩地演員的體會,胡巨英表示雖然香港與內地藝術家風格各異,但大家的配合十分默契,內地演員傾情表達祝願,香港同仁則展現極高熱情,大家在每個環節都通力合作、全力以赴,用各自的藝術靈感相互碰撞,擦出火花。

非遺新編:機器人助演醒獅 舞台科技打造奇幻視效

胡巨英透露,今次晚會中觀眾還將見到幾位特別的演員——機器人。《獅醒少年·未來》作為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精彩節目,除了以歌舞展現嶺南特有的醒獅文化外,還特別加入了科技元素,當中就包括讓機器人參與鼓樂與舞蹈表演,打造出「機械雄獅少年」的奇幻視效。

「這種非遺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將是晚會一大亮點。」胡巨英表示,廣東醒獅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香港擁有深厚群眾基礎,定能引起許多觀眾的共鳴。而創作團隊大膽引入機器人演員,則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現代化科技發展,同時為節目更添幾分生動。

中西薈萃:粵劇邂逅小提琴 香港學生與少數族裔學生合唱

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晚會節目設計上自然也少不了中西文化融合元素。胡巨英介紹,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將攜香港弦樂團,與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及劇院演員合作,聯袂出演跨界作品《粵劇幻想曲》,實現西洋樂器與傳統戲曲的對話,開創中西合璧的藝術新境,展現香港這座國際城市可為中西藝術創作提供多種可能性。

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將攜香港弦樂團,與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及劇院演員合作,聯袂出演跨界作品《粵劇幻想曲》。(點新聞資料圖)

此外,香港歌手譚輝智、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及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學生,將合作演繹晚會特別創作歌曲《香港歡迎您》。胡巨英透露,屆時將會有香港學生與少數族裔學生共同登台,他形容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子們,共同用純真心聲表達對香港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的節目設計既展現香港多元文化特色,又體現年輕一代對這片土地的深情。

譚輝智在演唱中。(資料圖片)

探訪晚會的幕後排練、訪問統籌大小事務的總導演後,記者可以窺見這場凝聚無數心血的晚會,既是香港對祖國76周年華誕的深情獻禮,更是兩地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動註腳。而當傳統遇見現代,東方邂逅西方,藝術的可能性也在演員們的碰撞中無限放大,進而在香江之畔絢爛綻放。「在與香港藝術家合作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他們的專業與熱情。」胡巨英如是總結今次晚會的執導感受。他表示,期待未來兩地文藝工作者繼續深化合作,用藝術這座橋樑,共同書寫更多動人篇章。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獨家專訪|國慶晚會幕後搶先探!導演胡巨英:傳統科技交相輝映 藝苑同心獻禮76載華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