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城市景昔」擴至九龍城5地 增AR技術重現歷史實景

【點新聞報道】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今日(9月30日)正式擴展至九龍城5個指定地點。項目透過擴增實境(AR)技術,結合歷史照片與本地藝術家創作的畫作,再加入經典港產電影片段,生動地重現九龍城區的歷史風貌及昔日場景,讓市民及旅客透過智慧旅遊方式深入探索香港,感受九龍城區的獨特魅力。

「城市景昔」主創團隊合影。(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位於石屋家園的「城市景昔」體驗展示了1950至1960年代香港電影業的發展。(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是次擴展於九龍城5個指定地點設置「AR時鐘」,包括九龍寨城公園、賈炳達道、石屋家園,以及位於啟德體育園的兩個地點。這些「AR時鐘」透過AR技術展示歷史全景圖像及動畫,重現九龍城區不同地點及不同年代的建築、社區面貌及日常生活情景,與現場實景形成對比。

九龍寨城公園的圖像重現晚清時期九龍寨城的歷史風貌。(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位於石屋家園的「城市景昔」體驗展示了1950至1960年代香港電影業的發展,透過歷史全景圖像,可以看見散布在該區的多個電影片場及拍攝取景熱點,包括侯王廟新村31至35號、長城電影有限公司、聯合道、侯王古廟和國家電影製片廠。

九龍寨城公園的圖像展示約1910年的衙門、龍津義學、大照壁「海濱鄒魯」與魁星閣和大鵬協水師副將府等建築。(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九龍寨城公園的圖像重現晚清時期九龍寨城的歷史風貌,展示約1910年的衙門、龍津義學、大照壁「海濱鄒魯」與魁星閣和大鵬協水師副將府等建築。而位於賈炳達道的體驗可看到約1987年九龍城寨清拆之前的風貌,呈現了九龍城寨的最後時光。

位於賈炳達道的體驗可看到約1987年九龍城寨清拆之前的風貌。(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在啟德體育園有兩個新增點,近主場館的是以戰前啟德的發展歷程為主題,從圖像中可以看見約1927年的聖山和宋王臺、啟德濱住宅區、啟德飛行場和龍津石橋,見證昔日的海域如何發展成為國際級地標——啟德體育園。而近啟德零售館的則以啟德機場的輝煌歷程為主題,重返約1963年繁忙的啟德機場停機坪,見證香港由區域航空港邁向國際航空樞紐。

在啟德體育園有兩個新增點,近主場館的以戰前啟德的發展歷程為主題。(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據介紹,「城市景昔」由旅遊事務署委託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研發及製作。自2021年推出以來,「城市景昔」已於中環、山頂、尖沙咀、深水埗、油麻地、佐敦、鯉魚門及大坑等地設置AR時鐘,隨着九龍城區加入,「城市景昔」已遍布全港多區,以嶄新互動方式呈現香港歷史,豐富旅客來港旅遊的體驗。

在啟德體育園有兩個新增點,近啟德零售館的則以啟德機場的輝煌歷程為主題。(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在啟德體育園有兩個新增點,近啟德零售館的則以啟德機場的輝煌歷程為主題。(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市民和旅客可下載「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隨時隨地欣賞各個指定地點的今昔景觀。(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點新聞記者梁譯尹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多圖)「城市景昔」擴至九龍城5地 增AR技術重現歷史實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