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暫緩垃圾收費 謝展寰:減廢回收決心不變 從4方向推動

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及人均棄置量。(謝展寰網誌)

【點新聞報道】現屆特區政府維持暫緩實施垃圾收費。今日(27日),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發表一篇名為《暫緩垃圾收費,如何減少垃圾》的網誌,強調政府推動減廢回收的決心,和在2035年達致「零廢堆填」的目標絕不會改變。文章指出,為實現「零廢堆填」和持續推動源頭減廢,政府會從4個方向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包括多用宣傳教育、持續完善回收網絡、緊密與行業協作,及善用市場力量發展環境基建,協助綠色經濟轉型。

都市固體廢物的回收量及整體回收率。(謝展寰網誌)

至於暫緩原因,文章亦指出,政府聽取民意及業界心聲後,認為在現有的經濟環境下,「推行垃圾收費會帶來大量額外工作和沉重負擔」,「市民更願意接受協助性和鼓勵性的措施來推動減廢回收」。為此,業界人士均表示支持,認為暫緩垃圾收費對飲食業界而言,「十分鼓舞」,能為業界商戶在經濟挑戰及人手不足之下節省開支。

各界讚為商戶節省開支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此舉對於飲食業界來說「是鼓舞的消息」。他稱,飲食業界一向大力配合政府在環保方面的措施,包括致力降低廚餘垃圾,及提升垃圾回收量。他指,特區政府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若不向前就無法實現,這是一項全民活動,飲食業界會積極參與」。至於暫緩實施垃圾收費能為飲食業界慳幾多錢?黃家和回答稱「相信對業界而言,是可觀的數字」。他強調業界會積極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會在廚餘回收、源頭減廢方面採取措施,「慳得一蚊是一蚊」。

香港物業服務聯盟主席甄韋喬亦對政府暫緩垃圾收費的做法表示理解。他稱前線從業人員在實際分類過程中確實面臨挑戰,且本地廚餘處理設施存在明顯不足,加上私樓、公屋的廚餘桶容量小、承載量有限,他建議可仿效深圳做法,利用全港18區的工廈建立小型廚餘回收廠,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垃圾分類效率。

負責經營多個領展街市的建華集團副主席凌偉漢認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暫緩措施能幫助街市商戶節省開支,緩解經營壓力。

位於將軍澳調景嶺的「彩明街市」,於9月正式開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馬丁攝)

業界樂見街市新設「廚餘回收桶」 冀市民培養習慣

位於將軍澳調景嶺的「彩明街市」,於9月正式開幕,是領展旗下首個全面提供可生物降解膠袋的街市,現時每個檔口均設有「廚餘回收桶」。據凌偉漢介紹,開幕至今,回收及處理廚餘效果十分理想,亦能減少成本,之後會在其他街市推行。

該街市每隔兩小時,便會有清潔人員推着紫色「廚餘」大車,逐個檔口回收廚餘垃圾。(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馬丁攝)

在彩明街市內,記者清晰可見,每個檔口旁均設有多個綠色或紫色的「廚餘回收桶」,以區別其他垃圾的回收桶。據了解,該街市每隔兩小時,便會有清潔人員推着紫色「廚餘」大車,逐個檔口回收廚餘垃圾。健康農場檔口的員工告訴記者,自家檔口內每日會產生大量雞屁股、雞頭及雞頸等廚餘,「每日會產生8-10桶的廚餘垃圾」,職員均會將廚餘垃圾倒入指定桶內,「有意識與其他垃圾分開處理」。至於回收桶的大小,該員工認為能夠應付日常所需,且每隔2小時的間隙,也較為合理。她指,現時部分顧客自備購物袋,不需要膠袋,「希望政府能多些推廣,讓更多人知道減廢的重要性」。

每個檔口旁均設有多個綠色或紫色的「廚餘回收桶」。(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馬丁攝)

香港廢物管理學會主席陳華相認為,垃圾收費只是令市民形成習慣的工具,最重要還是宣傳、教育市民及業界從源頭減廢,並擴大回收網絡。他樂見本港部分街市開始實施垃圾分類措施,「現時廚餘垃圾佔一般垃圾種類約3成,但若混入一般垃圾則難以分開」,故市民從源頭做起更重要,要教育市民如何分類,「譬如廚餘垃圾內也有分類標準,貝殼類的難以回收再利用,則不可混入廚餘垃圾」,希望藉此培養市民形成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的生活習慣。

(點新聞記者劉妍伶報道)

相關閱讀:

黃家和:暫緩垃圾收費有助緩解餐飲業界壓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本屆政府暫緩垃圾收費 謝展寰:減廢回收決心不變 從4方向推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