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沛賢
新一份施政報告涵蓋多項關注廣大勞工權益的措施,包括確保本地就業優先,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行為,同時加強職業安全及健康保障,並提出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的相關措施。這些內容回應了勞工界對加強職安健保障及修例保障平台外送員合法權益的建議,反映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勞工權益,以實現「安居生活、關愛共融」為目標,充分體現施政為民的理念,為勞工階層帶來實質福祉。
2024年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較2023年下降30%,施政報告宣布勞工處會持續加強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等,深化職安健文化,降低意外機會;亦會善用創新科技與AI,包括使用小型無人機等加強巡查及蒐證能力,亦會支持業界研發提升職安健科技產品。除此以外,政府應督促相關部門全面落實申訴專員公署《政府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的監管主動調查行動報告》中提出的改善建議,如應加強監察各類高風險作業的「合資格人士」、應善用特別執法行動的經驗加強日常安全巡查的成效、應改善地盤巡查記錄及記錄方式等,確保現行職安制度得到認真遵行,遏止嚴重工業意外發生。
筆者樂見政府開始使用無人機巡查地盤安全,勞工處指職安主任下月起會使用小型無人機,從高空監察工地,發現不安全作業時會即時攝錄蒐證,之後再派人到工地執法。處方指,無人機配備高倍率變焦及高清鏡頭,可遙距拍攝及錄影;亦會派無人機巡查偏遠或難到達的工作地點,提升效率。人為巡查難免出現遺漏及難以偵查的情況,低空經濟得到適切使用則能惠及民生,在此情況下使用無人機監測就能妥善及全面監測工人的工作安全情況,若發現問題能即時監察及反應,長遠而言應建立共享無人機巡查系統,自動執行飛行任務,供不同部門使用及共享數據,以提升施政效能。
隨着社會模式轉變,外賣及送貨等數碼平台行業盛行,在便利市民的同時也創造工作機會。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會立法完善平台工作者工傷補償機制,並繼續善用「數碼平台行業三方小組」就持份者關注的議題進行協商。筆者欣賞特首把外送員的問題放入施政報告並開展相關工作,外送員一直面對得不到各項勞工保障的問題,原則上應是若外送員受到支配性安排,就需有僱傭關係,如穿着制服或使用公司提供的器材或工具。故此,工聯會建議政府盡快參考國家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明確依「用工事實」認定僱傭關係,構成支配性勞動管理,避免企業因平台外送員身份模糊而規避支付僱傭權益的責任。
僱員是推動經濟的引擎,僱員的權利受到全面保障能令社會穩步向前,期望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能攜手合作,鼓勵公司採取合適的措施,改善僱員的福利,共同推進保障僱員權益的工作。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新界西)總工會副理事長,屯門區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