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昨日(24日),亦是香港正在懸掛十號風球之時,網絡上流傳一段視頻,海洋公園一酒店有雨水湧入,雨水來勢之急,連人都站不住陣腳;但神奇地,事隔一段時間,該酒店亦傳出一段酒店完全復常的視頻,清理人員更殷勤地展露出自信的笑容。該酒店抗災的片段,也像是香港抵抗「樺加沙」 的縮影,當其他地方飽受「樺加沙」 困擾時,香港在各界努力下安然渡過強颱風,今日市面更接近完全復常,這除了力證香港安全、穩定,也展現港人抗災、復常的毅力,即使面對超強颱風,仍然遊刃有餘。
「樺加沙」並不是一般颱風,它是有紀錄以來南海第二強的熱帶氣旋,天文台在昨日凌晨發出十號颱風訊號,在「樺加沙」最接近香港時,其中心風力就達到每小時195公里,比起2018年的「山竹」還要高;特區政府昨日就累計收到900宗塌樹報告,沿岸多個地區出現水浸,其中在水浸黑點將軍澳,更遭受到「海嘯式」衝擊,有沿岸公園幾近成為一片澤國。
雖然風災無情,但特區政府的處理,除了做到超前部署,在颱風期間以至風後處理,都展現出國際級城市應有功架,因為知道颱風必會造成水浸,渠務處的應變隊伍,就利用強力排水機械人處理嚴重水浸個案;颱風過後,樹木管理部門亦迅速採取行動,巡查、移除有危險的樹木,所以在風球由8號改至3號後,社會已迅速開始復常,香港又再展現強勁韌力。
能夠純熟、迅速地抗災,特區政府上下各部門的協調及團結毋庸置疑。除了渠務署、土力工程處以及樹木管理部門等,各個紀律部隊在風球前已經做好準備,即使在「樺加沙」襲港期間,仍然出動處理路面塌樹,期間又處理有人被困升降機、山泥傾瀉、水浸等突發事故;而民政相關部門,則安排臨時庇護中心、提供緊急事故熱線等,務求讓有需要人士得到適切和及時的幫助,特區政府的部署,令廣大市民在風災下倍感安心,隨時得到各部門的支援。
在風災期間,除了特區政府「給力」,各區關愛隊亦沒有閒着,除了在颱風前慰問有需要的長者,即使掛起8號風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仍然到訪長者家庭為有需要居民解決問題;在八號風球之後,不少關愛隊成員已走到街上,協助執法部門清理路面,務求讓社會盡快復常,市民能夠正常外出,將「樺加沙」對香港的影響減到最低。
從風前部署、颱風時救援到風後處理,特區政府都展現出高度契合、一致的應對步伐,要停工停課的及早通知,颱風期間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則做好適當部署;到颱風過後,香港幾乎不用半日就復常,特區政府的速度,就如國際機構對特區政府效率的評分,完全處於世界尖端,無論是日常管治還是風災處理,都值得點讚,也展現政府施政有為的全新氣象。
其實,今次「樺加沙」還為香港帶來了「第一次」,那就是昨日香港迎來了首次在10號風球照常開市,昨日股市運作順暢,大市更「乘勢」造好,筆者看新聞,在「樺加沙」襲港前,不少金融業人士已預訂了中環、金鐘一帶的酒店,務求能夠成功在打風時照常開市、交易。一個香港,在強颱風面前,絕大部分市民都能平安地渡過,而且在惡劣天氣下「股市照常」,這種國際級的管治能力既反映特區政府積極有為,也反映香港市民上上下下都有很好的默契;自然風災不可避免,重點是一個關心市民的政府,如何為市民的安全福祉考量,在方方面面都能完善地應對風災,以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