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中國高鐵為什麼全球第一?源於詹天佑的傳承

文/關品方

超強颱風來襲!我們都充分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從國家安全到防災安全,是全方位、全維度的安全。中國高鐵的安全係數接近100%,全球第一。中國高鐵系統為什麼這樣厲害?和詹天佑精神的傳承有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詹天佑是廣東人,出生在廣州市荔灣區,享年58歲,祖籍江西上饒,是中國鐵路之父和中國近代工程之父,12歲以首批留美幼童身份赴美,1878年(17歲)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獲工學士學位。詹天佑於1881年回國後,一度被派往海軍任職,參與中法馬尾海戰;後轉入鐵路建設領域,任津榆、錦州等鐵路工程師。

1905至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國首條自主設計的鐵路「京張鐵路」,創新採用「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鐵路設計,震驚國際工程界。1910年後,他主持粵漢鐵路等工程,1917年任交通部鐵路技術委員會會長。

詹天佑作為鐵路工程師,他主持修建京張、洛潼等多條鐵路,奠定了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礎。他又勤於寫作,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統一行業術語,推動工程標準化。他倡導「精研學術 以資發明」的精神,強調嚴謹創新,為中國近代科技發展樹立典範。詹天佑以其工程技術和愛國精神,打破外國對中國鐵路技術的輕視和壟斷,被譽為 「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 。他的故居紀念館位於廣州荔灣,部分手稿和文物現存於中國鐵道博物館和詹天佑紀念館。筆者推薦一部舊電影《詹天佑》(2000年,孫道臨執導),可在網上找到,值得一看。詹天佑對青年的勉勵是「勿屈己徇人,勿沽名釣譽」,至今仍具啟示意義。意思是不要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也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名譽和利益。這兩句話強調了兩個重要的人生態度:堅守自我,拒絕虛名。

中國高鐵系統的發展與詹天佑的歷史貢獻,存在一定的傳承與創新關係,但詹天佑當年的發明並沒有直接和現代高鐵技術關聯;重點是他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思路,為過去百年來中國鐵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詹天佑的核心貢獻是「人」字形車軌與「豎井開鑿法」,反映他自主創新的精神。「人」字形鐵路的設計是為了解決八達嶺段陡坡難題,他創造性地採用「人」字形折返線,通過雙火車頭推拉和分段爬坡,將隧道長度縮短709米,降低坡度至2.8%;這一設計體現了因地制宜的工程智慧,屬於蒸汽時代的爬坡技術。現代高鐵的電力驅動和隧道技術已無須採用,但車頭車尾一推一拉的動車設計和當年京張鐵路的雙火車頭推拉有間接關聯,道理一樣。

京張鐵路是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鐵路,打破了外國人的技術封鎖。其成功建造,駁斥了西方對中國工程師能力的質疑。這種自主創新精神成為後來中國高鐵系統突破發達國家技術壟斷的文化基因。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核彈、導彈、衛星、空間站、航母、北斗導航等方面的技術突破,都源自詹天佑116年前向全世界宣示的中國人的自主創新精神。

現代高鐵技術與詹天佑時代已經有明顯的技術代際差異。詹天佑時代的鐵路以蒸汽機車和人工操作為主;而現代高鐵依賴電力牽引、自動化控制系統(利用北斗導航系統自動駕駛,無障礙、零意外)、無縫鋼軌和高強度材料,技術的複雜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詹天佑的偉大貢獻是高維度傳承與發展下的系統工程邏輯鏈。何謂基建狂魔?關鍵在工程方法論的延續。詹天佑「實踐出真知」理念與當代高鐵研發中的「仿真計算5000G數據、18種概念模式驗證」的嚴謹態度一脈相承。這方面筆者只有概念性的認知,具體內容有待工程界朋友詳細解說。

中國的國家鐵路戰略是百年承接和拓展,從京張鐵路的規劃思路開始,到今天「八縱八橫」高鐵網的宏觀布局,其實存在歷史呼應,有其地形方面的合理性。

高鐵核心技術的關鍵突破在於兩方面,首先是自主創新體系:中國高鐵通過「引進消化再創新」策略,攻克了轉向架、牽引系統等核心技術,其自主研發路徑與詹天佑時代「仿效外國新理並改良」的策略相似。其次是智能高鐵的超越:「京張高鐵」2019年開通(在詹天佑110年前開通「京張鐵路」之後),採用智能動車組、新八達嶺隧道(12公里)等,展現了中國在高鐵領域的全面領先,已經遠遠超越詹天佑時代的工程技術範疇。關鍵是詹天佑精神的承先啟後。

詹天佑是極有前瞻性的實幹派。他是中華民族「愚公移山」式精神的具體落實;天佑中華,降此人才。他的偉大貢獻,不僅是具體技術傳承,還是為中國鐵路注入自主設計與工程自信的精神遺產。現代高鐵的成功得益於國家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系統的自主創新,已毋需依賴詹天佑的發明,而是延續他「不畏難、求真知」、「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工程師精神。這方面,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中國高鐵為什麼全球第一?源於詹天佑的傳承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