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興銀
今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強颱風「樺加沙」逼近本港。按照天文台預測,超強颱風「樺加沙」會於明日(24日)早上最接近珠江口一帶。雖然「樺加沙」現時離香港仍有一段距離,不過「風王」所帶來的威力已經初步顯現。
據點新聞報道,「重災區」杏花邨水位高漲,海水亦已浸沒部分行人路;赤柱泳灘可見白頭浪外,有大浪不斷拍岸;小西灣海旁大浪拍岸,潮水不斷上漲;將軍澳海水已經湧上行人路。有乘船回家的市民拍到,海浪巨大,海水湧入船艙,拍打船內的座椅,畫面十分驚險。
這些畫面都證明了超強颱風「樺加沙」威力巨大,對本港的威脅不容忽視。「樺加沙」的風力到底有多強勁呢?天文台預料,「樺加沙」周三最接近香港時,其中心附近風力將升級至時速220公里,相當於12級颶風,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相若。
更令人擔憂的是,「樺加沙」採取「西登」的模式,對香港的影響較「東登」更大。原因何在?當熱帶氣旋於香港南面掠過並在香港西面登陸,屆時香港會轉吹東至東南風。由於風由海上吹來,沒有地形屏障,本港受到的風力不會顯著減弱,風更會把海水推向岸邊,造成風暴潮。天文台提醒,海會有極巨浪及湧浪,岸邊亦會出現越堤浪,東面及南面的海岸尤其顯著,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提早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
市民除了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切勿外出「追風逐浪」。過往,本港多次出現市民因好奇或感到新鮮,到海邊、岸邊做「追風一族」而招致出現危險局面。今日下午3時許,一家四口懷疑在柴灣嘉業街柴灣貨倉對開海邊觀浪期間,3人遭巨浪捲落海。救援人員接報趕至拯救,先後把3人救起,當中男子清醒,但婦人及其兒子則不省人事,救護車把他們送往東區醫院救治。據悉,現場附近都是工廈為主,遠離民居,估計是一家人駕車前來「追風」,發生悲劇。
事件更加凸顯「追風逐浪」可能招致嚴重後果。點新聞記者今日下午見到,仍有市民在杏花邨海旁「追風逐浪」,站在橙帶圍封的岸邊觀浪拍照,有幾名孩童躲避不及,被大浪打濕,情況有一定危險性。事實上,過往每逢颱風襲港,石澳泳灘都會刮起巨浪,吸引熱愛刺激的滑浪愛好者大顯身手。一旦他們遇到危險,便要連累警務人員、消防人員或民安隊人員等,冒着生命危險去營救。有關做法不單危害個人安全,亦對執法人員造成危害,可謂害人害己。
2018年「山竹」襲港期間,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但仍有市民冒險「追風逐浪」,要勞動消防、警方等救援人員戒備,浪費寶貴的公共資源。因此,政府之後修訂條例,惡劣天氣下「追風逐浪」可被檢控,最高罰款2000元或監禁14天。罰款或監禁的目的,還是希望市民培養安全意識,切勿「追風逐浪」,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因「追風逐浪」而殞命實在可惜。
特別是今次風暴期間情況嚴重,所有市民都不應追風逐浪。如有市民追風逐浪,不聽從警務人員指示,警方理應嚴厲執法。過去多次颱風期間曾發生民眾被海浪捲走的意外,已經警醒市民切勿低估海浪的威力。即使風暴過後,市民亦不應掉以輕心,要留意哪些地方有危險及不適合前往。為己為人,市民都要牢記,切勿「追風逐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