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興銀
今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強颱風「樺加沙」逼近本港,超強颱風「樺加沙」會在今日(22日)橫過呂宋海峽並進入南海北部。由於「樺加沙」環流廣闊及移動速度較快,對廣東沿岸構成相當威脅。因此,本港各界需做好周全準備,細化各項安排,萬眾一心迎戰「風王」。
超強颱風「樺加沙」的風力到底有多強勁?天文台預料,「樺加沙」周三最接近香港時,其中心附近風力將升級至時速220公里,相當於12級颶風,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相若。氣象專家形容,「樺加沙」威力巨大,對本港的威脅不容忽視。
提到「天鴿」與「山竹」,想必不少港人印象深刻。2017年8月「天鴿」襲港期間,造成最少129人受傷,超過5300宗塌樹報告以及多宗高空墜物意外。2018年9月「山竹」襲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達10小時,帶來極嚴重破壞,至少458人受傷,另有逾6萬宗樹木倒塌報告,塌樹數目為有紀錄以來最多。此外,「山竹」襲港期間,另有4萬戶電力供應中斷,1.35萬戶停電逾24個小時,部分偏遠地區及個別樓宇則在4日後仍未能完全恢復電力。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據天文台最新預測,「樺加沙」或有大機率比「山竹」更強,形容「威力可以接近空前」,但「樺加沙」的破壞力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本港大廈玻璃保護等防範措施,所以不論「樺加沙」會否再增強,對本港的威脅不容忽視,市民必須密切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並盡快做好一切防風、防水浸準備。
因此,面對「風王」樺加沙逼近,全城嚴陣以待。教育局提早宣布所有學校明日及後日(23日及24日)將停課,亦給家長和學生吃下定心丸,學生可以安心在家。不過,由於天文台預告考慮在明日下午1時至4時期間改發八號風球,明天很多打工仔還需要繼續上班。八號風球懸掛後,一眾打工仔要趕時間回家,可以預料到屆時路面交通將十分擠塞。這時候就需要僱主推出人性化的安排,考慮到受道路阻塞、公共交通服務受影響等因素,在八號風球生效前後讓僱員分批回家,或者容許僱員在線工作等,讓僱員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完成工作任務。
因應超強颱風「樺加沙」逐步迫近本港,機場將有大量航班受影響。機管局預計,明日(23日)下午6時後航班升降大幅減少,星期三只有極少量航班可以升降,星期四日間恢復正常運作。由於有大量航班需要調整,一方面,市民和旅客應提前確認行程,盡量減少在颱風天氣下出行;另一方面,機管局和各航空公司也要提前聯絡旅客,告知航班取消等情況,全力協助受影響的旅客更改行程或退票。針對颱風天氣下的抵港航班,機管局亦要提供相應設施和服務,同時啟動電子的士派籌系統,全力協助受影響的旅客。
9月24日「風王」樺加沙最接近本港時,天氣持續惡劣,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可能達颶風,有頻密狂風大驟雨及雷暴。天文台可能會發出九號或十號風球,市民應盡量留在家中或安全的地方。不過,即使留在家中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風措施。2018年「山竹」襲港期間,社交平台充斥各地大樹折斷倒塌的照片及短片,有放在露台的雪櫃或洗衣機被吹起,亦有大廈晃動,有大廈全幢玻璃窗爆破,至少有500宗玻璃窗、玻璃幕墻損毀報告。
因此,在超強颱風「樺加沙」來臨前,市民要做好各項防風措施,包括檢查門窗、冷氣機支架是否牢固,在玻璃窗上貼膠紙防爆,儲備充足的糧食及飲用水,以及準備移動電源、手電筒以預防停電等。在颱風來臨時,避免出門、逗留在街上,盡量留在家中或安全的地方,切勿在屋內當風的窗戶附近站立,不能開啟處於當風位置的冷氣機,同時關好門窗,盡量避免室內對流,減少窗戶爆裂和飛散物進入室內的風險。
除了防風,居住在低窪地區的居民亦要做好防水浸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市民在極端天氣下切勿尋求所謂「刺激」、刻意與大自然作對的鬧劇,切勿在風球下行山或追風逐浪,「追風逐浪」不單是罔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他們發生事故,緊急救援人員也要冒生命危險去救他們。因此,市民在惡劣天氣下切勿追風逐浪,對於一些不聽勸告者,政府亦要果斷執法,如果有足夠證據,更要提出檢控以起到阻嚇作用。
今次超級颱風「樺加沙」襲港,政府部門已經超前部署,市民也要保持警覺,在惡劣天氣情況下遠離河道、斜坡等危險地方,停止所有水上活動,在家中亦要做好防風措施,以實際行動呵護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