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精神之光|《以歷史之名,赴和平之約——觀9·3抗戰勝利閱兵有感》——羅塏譯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日前恢弘的閱兵儀式,是否也讓你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儀式之外,那段深刻入骨的民族苦難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更需被永遠銘記與傳承。為此,點新聞「學生園地」早前開啟「抗戰精神之光」主題徵稿,今日刊發的是來自創知中學6D羅塏譯的佳作《以歷史之名,赴和平之約——觀9.3抗戰勝利閱兵有感》,讓我們一同重溫崢嶸歲月,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

《以歷史之名,赴和平之約——觀9·3抗戰勝利閱兵有感》

創知中學 6D 羅塏譯

八十年風雨飄搖,八十年奮發圖強,中國創造了無數難以企及的成就,創造了諸多幾乎不可能的奇跡,創造了獨屬於自己的大國風範。自1945年日本遞交投降書的那一刻,十四年的艱苦抗戰,中華民族以頑強的意志與信念,在近乎亡國滅種的極度絕望的情況下堅強的挺了過去。八十年來,我們從未忘記那一危難時刻,以慘痛的代價換來了今天這煥然一新、強大富足的新中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我國以九三閱兵慶祝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第八十載。舉世矚目,看着直播的我百感交集──勝利來之不易,歷史不該被忘記。

看,他們的口號是多麼的響亮,他們的腰桿是多麼的挺拔,他們的步伐是多麼的整齊。他們就是訓練有素的解放軍戰士們,他們就是鐵骨錚錚的國家脊樑,他們就是天真樸素的最可愛可敬的人。解放軍的英姿彰顯大國形象,表明我國不容侵犯;我們以高傲的姿態,昂首挺胸,告訴他國:中國不再是以前所謂的「東亞病夫」,而是一條實力強大、已經睜開眼的東方巨龍。鏗鏘有力的腳步聲,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一個國家以軍事實力來衡量綜合國力」,閱兵中出現的強大武器,體現了中國軍事力量高度現代化且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從上世紀的小米加步槍,到現在的殲-20、東風導彈、北斗衛星等等,無不彰顯中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進程。閱兵不僅可以展現國家實力,更可以提振民族信心,也憑此告慰犧牲的戰士們:「祖國強大了,不會被他國欺負了!如今山河無恙,你們可以安息了!」

此次閱兵首次出現「一老一新」組合,即老部隊、軍旅團等使用新型高科技武器。不但能讓人們知道並了解這些老部隊的光榮事跡,還可以讓這些隊伍「返老還童」,以新的姿態再次傲視群雄。日月更迭,亘古不變,「老」連背後的英雄事跡,值得我們稱讚,值得我們驕傲,值得我們傳承。中華民族這種頑強拚搏永不服輸的韌性,即使面對生死存亡之際,也依舊不會敗下陣來。

閉幕之刻,八萬個氣球與八萬隻和平鴿共同放飛,在空中相聚一堂,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七彩的氣球不僅僅只是閱兵結束的信號,還告訴世人中國抗日戰爭雖艱苦卓絕,但依舊取得勝利,反法西斯戰爭的艱苦奮戰帶來了勝利的凱歌。和平鴿告訴的不僅僅是為了表達現在的和平,我們想要的和平是持久的,是跨越區域的,是跨越種族的。「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的認識和平的珍貴。」戰爭的殘酷讓人們明白和平的來之不易,「珍愛和平,遠離戰爭」,這是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十分明瞭的道理,勿忘。

紀念歷史的最好方式就是開創新歷史,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緬懷歷史,珍愛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路線,以史為鑒,不再走以前的彎路。這不僅僅只是為了讓中國繁榮富強,更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鬥。九三閱兵只是個儀式,其核心所在在於提振民族信心,展現我們的大國擔當。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大國,會向一切不利於和平的勢力堅決抵制。

我為我生在這個強大富足的國家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相關閱讀:

抗戰精神之光|《八十年後 物換星移》——匡振尹

抗戰精神之光|《少年遊·觀九三大閱兵有懷》——謝一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抗戰精神之光|《以歷史之名,赴和平之約——觀9·3抗戰勝利閱兵有感》——羅塏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