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久慧
上周五,鰂魚涌濱海街地盤發現二戰時期美軍向本港空投的千磅炸彈,內有約500磅具有極高危險性的TNT炸藥,據英文媒體報道,當年美軍原擬炸毀前太古糖廠。特區政府當機立斷採取全面措施,各部門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緊密撤離附近居民及安排拆彈專家通宵作業,廣大市民非常配合有秩序離開,最終僅在不足一日內就成功化解險情,保護了公眾安全。
危機爆發之際,是最能展現社會團結的時候。政府新聞公報指出,保安局在接報後迅速部署,即時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動員近500名警務處、消防處、民安隊及醫療輔助隊人員。其中消防處出動了消防及救護車輛58架次,共224名消防及救護人員協力;而民安隊啟動指揮中心,逾百名隊員協助設置臨時庇護中心及疏散民眾;醫療輔助隊共調派五輛救護車及47名隊員在現場候命,協助市民。本次事件亦展現政府完善地區治理的碩果,民政總署共開放19個臨時庇護中心讓近450名有需要的居民入住,東區共35家關愛隊全數出動,灣仔區的關愛隊亦跨區作出支援,不僅在受影響的大廈協助居民,亦配合民政處人員於各庇護中心通宵當值,為入住的居民提供膳食及床鋪,體現出情滿香江,暖在社區。
筆者感受最深的莫過於運輸署的協調工作,因有年長親友住在事發地點附近,雖最終確認無須疏散,然而筆者前往探視期間,不僅親身感受到政府人員與關愛隊的盡責協助,也感受到各項特別交通安排有序實施,市民能夠即時透過電台、電視及「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獲知最新安排,24小時運作的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確實功不可沒。
這次「拆彈事件」在內地網絡爆紅,抖音湧現不少相關的視頻,非常火熱!其中一段名為「香港病: 上班上一半,隔壁有炸彈」,在短短兩日間,就錄得近20萬人點讚,過萬條留言。來自四面八方的熱議,把熱門港劇都串聯個遍,有廣東網友貼上電影《拆彈專家》的宣傳照,留言「我看過劉德華拆過很專業,叫他去」;有網友心服口服:「香港警匪片原來是真的」;亦有網友直言:「要不怎麼說《新聞女王》天天有大料呢」;有廣西的朋友笑說:「做媒體行業的,是真羨慕香港新聞了」;更有在事發附近上班的香港網友感慨:「出門見客戶,回來說辦公室差點被炸飛了」。
當然最勞苦功高的,莫過於一眾警方爆炸品處理課的拆彈專家,其中不乏巾幗英雄,他們不僅冒着風雨與危險,層層拆彈,通宵達旦守護市民安全,同時也非常專業,對炸彈的評估準確,拆彈完畢後證實內存的烈性炸藥仍有效,威力與二戰時相若,故此疏散市民之舉實屬必須。回想筆者行山時,常經過畢拉山的警方爆炸品處理課基地,總好奇為何需要如此大型礦場作演練用途,到現在港島繁華鬧市發現殺傷力強的戰時炸彈,須漏夜疏散18棟大廈約6000名居民,才深切感受到炮彈威力巨大。
這次事件是活生生的二戰教育,今年正值抗戰勝利80周年,雖然戰爭早已遠去,但殘留的大殺傷力武器仍在提醒港人戰亂的殘酷。鰂魚涌拆彈事件猶如一套活教材,讓市民切身體驗。警方可多舉辦爆炸品處理課的開放日,作為公民反戰意識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