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施政報告|李家超:深化改革終極目標 讓市民生活得更好!

 

行政長官李家超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他形容這是一份加快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李家超昨日(19日)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訪問,詳細解讀深化改革理念和具體施政措施:北部都會區是改革點、突破點,必須「拆牆鬆綁」加快發展;產業結構改革,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為港迎來更大商機;「部門首長責任制」明確權責,推動系統有效管理……

「有信心!能寫在施政報告的內容,我都有信心落實。」李家超語調鏗鏘,對未來發展滿懷信心。他表示,上任至今四份施政報告一脈相承,積極推動改革,堅持「以結果為目標」,強調深化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市民生活得更好,「最重要是搞好民生!」

李家超表示,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進、凝聚共識的過程。2022年他上任初期,香港正經歷新冠疫情,政府集中處理房屋和疫情兩大迫切議題,推出「面積封底、時間封頂」等措施,確保公營房屋供應和質量。隨着社會恢復穩定,尤其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成後,香港迎來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最佳時機。

「改革要有共識,社會要有共識,政府內部也要有共識。」李家超表示,從第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以結果為目標」,到如今強調「深化改革」,理念一脈相承,但改革的深度和廣度正在不斷拓展。2024年施政報告,政府提出理念,告訴社會如何改革。至於今年的主題是「深化改革」,李家超指出,「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為實現這一願景,政府正大力推進程序和制度方面的「拆牆鬆綁」,通過立法和程序簡化釋放發展力量,「北部都會區是大家能夠看到的改革點、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社會有共識,便可齊心令香港升呢」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是產業結構改革。李家超表示,為提升經濟抗風險能力,政府正積極引入高質量、新興產業,例如高附加值製造業,力求實現產業多元化並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他強調,「社會有共識,大家便可以齊心令香港『升呢』。」

李家超特別提及啟德體育園,形容改革也需要硬件齊全,有世界一流的硬件,才能推動「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結合,「現在推動引入商業模式及運作,例如康文署的場地以及沙灘作為第一階段的改革,如果效果好,再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談及新推出的「部門首長責任制」,李家超進一步作出詳細闡釋,「部門首長責任制其實一向存在,只是以往沒有系統化、制度化。部門首長責任制就是推動部門首長更有效管理,是進取型的改革方案。當然最好是(部門運作)日日都健康,好fit,不會病,總好過病的時候才去看醫生食藥。」

「部門首長責任制強調三點:一是將司局長的政治問責與公務員執行的行政問責更好銜接;二是推動部門首長建立管理與運作系統,提升部門效能;三是當部門出現問題時,須查找不足和責任,予以改善。」李家超表示,他最希望達到第二個目的,只要明確責任誰屬,便不能卸責,可以防範問題出現,「我相信市民都希望見到個個部門都做得好。但病的時候除了要食藥,還要斷症,所以責任制的話,可明確責任誰屬。」他強調,無論特首如何規劃政策,都需要部門配合執行,市民才能感受到政策成果。

「凝聚力量,我們風光無限」

李家超列舉過去三年推出的多項改革及其成效,包括「以結果為目標」的績效管理制度和「全政府動員機制」。後者在應對天災、大型活動等方面表現出色,例如此前啟德體育園數萬觀眾疏導的多次演練,實現順暢有序。

李家超重申,所有改革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改善民生,讓市民「收入更好、教育更好、青年有更多機會」。他呼籲社會共同參與,凝聚共識,實現1加1大於2的效果。

問及對施政報告的評分,李家超說,分數是社會大眾給的,相反,自己心中會有目標,有要求,「無論今次有幾多分,下次一定要更高」。李家超總結說,這次的施政報告凝聚了政府團隊及社會各界的智慧,國際評級也證實香港政策方向正確,並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強調:「有國家做最強後盾,有咁叻嘅香港人,現在大家方向又好一致,力量凝聚起嚟,我哋風光無限。」

香港積極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聯繫起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圖為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年中出訪中東。

擴大企業「出海」平台 明年率隊開拓新興市場

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要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優勢,聯繫起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當前環球貿易複雜多變,存在風險,但機遇更多,特區政府將把握內地企業「出海」熱潮,擴大平台「容量」。他認為中亞、南美都是值得開拓的新市場,他透露,希望明年再率企業出訪中亞、南美,開拓新市場、建立新關係。

李家超指出,愈來愈多內地企業正積極尋求海外市場多元化,不再依賴單一市場,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出海平台」重要性日益凸顯,香港必須牢牢把握這個倍速增長的機會。他分享此前率領二十多家內地企業訪問中東的經驗,成效遠超預期,已有項目落實簽約,反映國際市場對香港作為商業樞紐的高度重視。

李家超表示,特首政策組的專家意見顯示,企業「出海」為香港當前「最大機遇」。他直言無論政府是否提供協助,企業「走出去」的方向已經形成。他形容香港是「一輛快車」,本身就有很多「班次」,政府只要加大「班次」和「容量」,企業自然會選擇「上車」。在此過程中,香港也促成了許多生意,涵蓋服務業、專業人士、融資等方面,實現了相輔相成、互利共贏的局面。為此,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將擴大「出海」平台「容量」,擴大香港的國際網絡。

李家超表示,特首政策組的專家意見顯示,企業「出海」為香港當前「最大機遇」。(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服務專才融資 形成綜合優勢

為系統推進此項工作,施政報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辦事處,包括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共同支援企業「走出去」。李家超強調,香港的服務業、專業人才和融資能力將形成綜合優勢,實現企業與香港發展的雙贏。

李家超指出,香港作為自由港,在貿易、航運、科技、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都表現出色,因此相信香港會受到新興海外市場的歡迎。除了中東和東盟市場,香港也將開拓中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李家超表示,香港早前已與秘魯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中亞多國亦曾與香港相互發出邀請,雙方合作意願非常契合。因此,李家超計劃未來訪問中亞和南美,進一步開拓新市場、建立新關係。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施政報告|李家超:深化改革終極目標 讓市民生活得更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