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香港寵物友善餐飲政策落地:新商機與新挑戰如何平衡?

文/馮沛賢

寵物友善政策終落地!《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獲批食肆會有明確標識,標示顧客可攜帶狗隻進入。寵物餐廳除了可為業界帶來全新商機外,寵物權利得到認可,為一眾寵物主人帶來佳音,並創造更多場景讓主人帶同寵物出行。

正如筆者早前的文章指出,飼養寵物越趨普及,根據政府統計數字,全港超過24萬住户飼養貓或狗作寵物,總數超過40萬,衍生出龐大消費,涵蓋寵物食用品、醫療、保險、美容和訓練等。近年商界及交通營運商亦自發推出寵物友善的場所及出行安排。九巴已於去年推出「寵物巴士遊」行程,讓一眾主人和愛寵一同體驗乘搭巴士出行的樂趣,其後更增加不同路線,推廣寵物友善社區。港鐵則於今年7月實施寵物友善車廂政策,為了便利攜帶愛寵出門的乘客,「貓狗同行」計劃更於2025年9月1日起成為日常服務,乘客可繼續購買「貓狗同行證」,並按相關守則於周末及公眾假期攜帶一隻寵物貓或狗乘搭輕鐵,共建友善乘車環境。相關政策反應正面,反應熱烈得到市民的支持,反映寵物友善政策無論在各應用場景均有需求。筆者樂見政府支持商界推出不同寵物友善活動空間,創造新的消費場景,鼓勵社會包容寵物,預期將會帶動及豐富相關產業如寵物用品、美容及醫療服務增長,刺激經濟多元化。

有意見認為,寵物友善餐廳實施後不會為餐廳生意帶來很大的幫助,筆者認為相關措施正有助於寵物主人帶同寵物留港消費,為他們在周末帶來消費動力,有助於促進整體經濟。寵物友善政策故然值得支持,但亦有意見擔心部分食客的狗隻帶來毛髮、唾液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增加過敏或傳染病風險,尤其對兒童、老人或免疫力弱者。筆者認為可以在餐廳室外範圍內先行先試,像新界區已有不少餐廳容許帶同寵物在室外範圍用餐;或可在餐廳內劃定指定區域,提醒客人相關區域會有客人攜同寵物,讓客人有選擇的權利,相信餐廳亦會妥善處理餐廳內的衛生情況,讓寵物餐廳成為成功吸引客源的因素。

業界預計,高端或主題餐廳(如咖啡店)將率先受益,但傳統食肆可能猶豫參與,可協助餐飲行業升級轉型,而成功與否則取決於公眾適應度。總括而言,寵物友善餐廳措施整體利大於弊,有助香港成為寵物友善城市,但需密切留意實施效果,以防潛在衝突。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屯門區議會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副主席、屯門區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香港寵物友善餐飲政策落地:新商機與新挑戰如何平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