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鰂魚涌戰時炸彈|警方:以切割及焚燒方式銷毀 目標12小時內拆彈

【點新聞報道】今日(19日)中午12時許,鰂魚涌濱海街16至22號一地盤發現一枚懷疑戰時炸彈。東區警區指揮官總警司陳天柱,高級炸彈處理主任(爆炸品處理課)、高級警司李展超,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黎旨軒,消防處署理分區指揮官(港島東)盧瑞生出席記者會,簡介炸彈處理最新進展。

警方介紹炸彈處理最新進展。(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李展超表示,本次處理未爆彈的方法,警方首先會嘗試以切割的方式拆解炸彈,檢查是否能夠安全地將其分離,從而暴露內部的TNT炸藥。隨後,會嘗試以焚燒的方式銷毀炸藥,目的是在消耗炸藥的同時,確保炸彈不會發生爆炸。

關愛隊和警方有序展開疏散工作。(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李展超強調,處理二戰遺留的未爆彈存在一定風險。最大的風險在於,在炸彈未被拆解前時,無法完全了解內部炸藥的狀況,而經過長年累月的自然侵蝕,這些炸藥可能變得極為敏感。在焚燒過程中,炸藥可能因高溫或其他因素突然爆炸,例如點燃時即刻引爆,或在燃燒過程中因炸彈本身產生高溫而引發爆炸,這些情況均超出警方的預估和控制範圍。

為了確保安全,警方採取相關措施,首要任務是疏散受影響區域內的所有居民,確保在處理炸彈時無人留在危險範圍內;其次是在炸彈周邊設置大量沙包或水沙包,以減少爆炸碎片的擴散並降低溫度影響,從而減低潛在風險。

關愛隊和警方有序展開疏散工作。(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另外,消防處已部署一條消防喉、一隊煙霧隊、一架滅火機械人、一架流動指揮車及一隊事故安全隊,以協助爆炸品處理課並應對潛在風險。消防處另派駐兩架消防車、兩架救護車及一架流動傷者治療車,隨時為疏散居民提供緊急醫療服務。

警方和關愛隊有序展開疏散工作。(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居民在現場工作人員指引下乘坐旅遊巴離開受炸彈影響範圍。(點新聞記者梁譯尹攝)

李展超指,警方目標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完成處理程序。根據目前的計劃,疏散工作預計在凌晨2時完成,確認18棟大廈內無任何居民後,才會立即啟動炸彈處理程序,整個處理過程預計在開始後12小時內完成,爭取明日日間恢復社區的正常運作,包括解除封路、恢復交通安排,以及讓居民重新使用相關設施。

(點新聞記者梁譯尹報道)

相關閱讀:

(有片)鰂魚涌戰時炸彈|警方:炸彈長1.5米重1000磅 具極高性能及危險性

(有片)鰂魚涌戰時炸彈|這六個社區會堂將於8點開放

(有片)鰂魚涌戰時炸彈|這18棟大廈需疏散 涉約6000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鰂魚涌戰時炸彈|警方:以切割及焚燒方式銷毀 目標12小時內拆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