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施政報告促北都發展破局 各界積極響應正當時

文/崔劍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下稱報告),宣布成立由他親自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並下設3個工作組。在簡化行政流程、拆牆鬆綁、訂立專屬法例等一套組合拳下,改革、創新、突破成為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的關鍵詞。

今次報告從頂層設計、行政落實、法律保障三個層面,用「快、準、精」的方式及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回應北都發展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以親力親為的態度,展現「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報告中涉及北都的內容,向全體公務員和社會各界發出明確信號:要跟上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步伐,迎難而上、協同共進,為北都發展提速破局,為本港經濟重新起飛打造新引擎。

特區政府於2021年公布《北都發展策略》,建議發展香港北部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2023年續提出《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確立北都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將發展成為國際創科新城,形成香港「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格局。2024年施政報告指出,北都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今年的報告則進一步出台該區域發展的基本規則,現在到了真正的破局時刻,到了提速發展、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落地的關鍵期。

自北都發展提出以來,實際推動仍有不少難題待解。如土地釋放、資金籌措、發展模式、制度銜接等,複雜性和緊迫性交織,各持份者利益交纏。固有行政手段、標準和程序已然無法滿足北都發展的迫切需求,行政長官對此多次表示「心急如焚」!

有鑒於此,今年報告推出的政策措施極具針對性。為解決土地問題,提出分階段開發、多元開發的方式,靈活批撥土地、降低補地價資金成本、配合產業直接批地等多種模式。為解決開發成本問題,提出由「價高者得」到「產業綁定」的模式,並配合多種市場化融資方案、「土地參股」等方式。為解決時間問題,提出加快審批,借鑒各地成功建造經驗和技術,壓縮成本和工期,「預制建築」模式呼之欲出。尤值一提的是,為加快北都發展訂立專屬法例,在簡化法定程序、專項撥款、跨區流動、吸引人才企業落戶等方面,賦予政府部門更大權限,力求讓北都發展更快更穩、「有法可依」。

北都區是承載香港未來破繭重生的旗艦項目,被社會各界寄予厚望。今次報告中的相關新政,正如國務院港澳辦「港澳平」文章強調「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思路更清晰、舉措更有力、方法更創新」,展現出特區政府為北都加速發展掃除障礙、破局前進的決策力和執行力。而改革方案再好,也需要社會各界尤其北都的重要持份者、各界領袖和優秀人才主動跟隨政策指引。期待各方放下成見、不再觀望、積極參與、全力配合,為北都加速發展、為香港再次騰飛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法學博士、教聯會秘書長、基推會副主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施政報告促北都發展破局 各界積極響應正當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