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關品方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於本月初提出,要深化「九二共識」並推動兩岸和平協議的統一方案,強調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需要「我們這一代勇敢承擔」。這是近期最具建設性的言論,統派都會贊成。現在看來,鄭麗文、陳之漢、郭正亮、蔡正元、介文汲、區桂芝、張亞中、邱毅、侯漢廷、黃智賢、唐湘龍、賴岳謙、苑舉正、雷倩、帥化民、王炳忠、高安國、張延廷、陳鳳馨、周錫瑋等統派,正凝聚共識,支持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兩岸統一,希望和平談判的公開立場十分鮮明。
洪秀柱最近提出的兩岸統一方案框架,島內統派民眾都十分認同。其核心內容是:一、深化「九二共識」。她明確提出,兩岸應基於「九二共識」探討簽署和平協議,通過制度化安排終結敵對狀態。二、和平協議制度化。這是她2016年任國民黨主席時提出「和平政綱」的延續,主張以政治談判化解分歧,避免將內戰陰影留給下一代。這是她一以貫之的堅持,9年來從未改變。三、對抗民進黨「台獨」阻力。面對民進黨當局威脅要「依法查辦」,她仍堅持赴北京參加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返台後公開呼籲「救台灣於水火」。事實證明,民進黨色厲內荏,拿她沒有辦法。
洪秀柱的兩岸政策,歷史脈絡分明。她的政治立場具有延續性,從2016年起始終主張「政經並行」,認為台灣不能迴避政治議題,需要在一中原則下深化交流。她的政治行動具一致性,反覆公開強調「統一是必然」,她曾赴新疆西藏等地考察、感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團結精神,認為這是兩岸應借鑒的範例。她深具世代傳承使命觀,着眼青年和將來。她較早前在北京研討會上呼籲台灣青年成為「和平之燈」,強調在島內積極傳播統一理念的重要性。2015年的「換柱」風波,是因為當時國民黨內人士認為其主張屬於「急統」,違反了「不統不獨不武」的舊調。事實證明,她的觀點具有跨時代的視野和格局。筆者想起秋瑾的名句:「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可謂豪氣干雲。
早日解決台灣問題,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渴求,現已進入加速道。九三閱兵後,戰略優勢累積。據報道,美國前國會分析師韋切特近日指出,中國軍力提升使美國「打不起台海決戰」,建議美軍撤離台灣。這是為美國的立場調整做鋪墊。西方智庫對兩岸完成統一的時間窗口期有最新預測,分析認為大陸或通過「軟硬兼施」戰略,幾年內實現統一。
支持兩岸統一的台海專家雷倩提出,參照歷史規律,中國歷史上八次統一均經過衝突後完成。她同意部分外國專家的意見、認為拖延時間有利於大陸綜合優勢擴大,有望打破歷史規律,以非武力的方式完成統一。
眾所周知,實現兩岸統一是艱巨任務,涉及中美博弈,牽動全球格局。如果中國國民黨不懂脫胎換骨、民進黨繼續冥頑不靈,大陸有可能需要動用武力解決問題。以現時形勢看,兩岸統一沒有太大難度,可以一氣呵成。因為兩岸現實明擺在那裏,台灣地區尚能偏安一隅,只是因為大陸不欲動用武力,避免骨肉相殘、兄弟鬩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早在1971年就已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這是堅定立場,已成國際共識。中國是全球「和平、文明、發展、治理」的倡議者,早日解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外部勢力不得干預。大陸根本不想為了懲治少數幾個「台獨」跳樑小醜而動武。中國的軍事行動是為了保護台灣同胞,拒止敵對勢力妄圖干預中國內政的軍事冒險。
每當談及兩岸關係時,中國國民黨現時的領導層總是以「對等尊嚴」甚至所謂「民主價值」為藉口推搪、向大陸要價;惠台政策無限歡迎,落實和平統一免談,早在2007年就已引申出「不統不獨不武」的論調,總之就是盡量拖延,在這過程中延續政黨利益,蹉跎歲月;無視兩岸合作發展將如虎添翼的事實,18年來不斷損害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不獨因為不可能,不武因為害怕打,不統才是真心話。
實際上,台灣地區在國際上無任何主權地位,何來「對等尊嚴」?台灣地區只有駐外「經濟文化代表處」的資格,也是因為國家一直以來的默許。全世界182個國家都認同一個中國原則,這是既成的國際現實。中國國民黨過去18年來所採取的「三不」政策,便宜了民進黨「台獨」,坑害了國民黨自己。當年的「換柱風波」,表面上反對「急統」,其實是贊成「不統」,於是慘敗在民進黨手上,現在仍未覺醒。
台灣當局寧願在美日面前卑躬屈膝、不要「對等和尊嚴」,寧願與屈指可數的一些小國用金錢購買所謂「邦交」、甘心被美國不斷勒索購買用不着的過時武器,賴清德更把熱面孔貼向日本的冷屁股,這何曾有什麼「對等和尊嚴」可言?
九三閱兵讓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14多億炎黃子孫見證了祖國的強大和興盛。這是任誰也看得清楚明白的客觀事實。台灣回歸祖國懷抱,共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機遇,才是台灣民眾唯一的出路。一國兩制之下,台灣地區大有可為。
中國國民黨要面對政治現實。有網上評論說得好,站在祖國巨人的肩膀上,台灣地區就是巨人;自甘墮落以武拒統,「台獨」分子愚不可及。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並無利益衝突,只有優勢互補。台灣出口依賴大陸市場,每年有大約3萬億新台幣等值的貿易順差,談及經濟依存度,不是大陸有求於台島,而是恰好相反。單舉一例,一旦大陸供電給台島,那肯定會是全球最便宜的電價,台灣的通賬壓力和經濟困境馬上解套。再舉一例,一旦兩岸達成持久和平,數以萬億的新台幣等值向美國購買軍備武器的支出,完全可以節省。多少年來,向美國拱手送錢如流水,買回來的軍備武器是否真正用得上?有沒有真正用過?李敖說得好,台灣當局要做美國的看門狗,還要花錢自己買骨頭。
因此,在中國國民黨改選主席的重要關頭,筆者認為新的領導應來自基層,以台灣民眾的長遠利益為唯一考量,要尊重現實,放下政治「虛榮」,清除心理障礙,以人民之心為心,爭取和統、避免武統,才是台灣人民之福、兩岸人民之幸。
因此,中國國民黨需要打破陳舊思維,需要出現新的領袖,敢於開創局面,帶領台灣人民走出死胡同。國民黨主席改選,或許是決定台灣未來的良機。時不我待,機不可失。根據迄今為止的民意觀察,目前準備參選的鄭麗文具備改變中國國民黨的個人素質和條件,傳承洪秀柱的抱負和願景。如果中國國民黨能慧眼識珠;如果一眾統派人物團結起來採取一致行動,台灣未來前途將一片光明。如果政策得當,兩岸將會實現和平統一,共創雙贏。如果繼續因循守舊,國民黨將喪失改變台灣和自身命運的機會,終將被歷史淘汰。這不是危言聳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