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為豐富置業階梯,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扶助公屋住戶一圓業主夢的政策,包括將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由四比六,調升至五比五,助公屋戶置業等。至於備受關注的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則未有在報告着墨,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明年將會展開相關調查及研究。作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先行者」的市民又如何評價計劃?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多位業主,他們均慶幸當年能參與計劃,讓經濟能力有限的市民買到安樂窩,但亦認同租置公屋由於業權不一,維修保養問題未必盡如人意,政府審慎研究也合理。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前,已有消息指,政府將會研究重推公屋租者置其屋計劃,不過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並未提及出售公屋單位或重推租置計劃。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明年的確會開始相關調查及研究,首要掌握的數據包括,「有冇人買、咩情況下先有人買」,亦留意到過往租置計劃造成的業權及管理問題,必須總結經驗,才決定是否重推。
政府看重管理及折扣率等
消息人士強調,政府必須務實分析,但政府財政狀況並非局方重要考慮因素,政府更着重社會對計劃的意見,尤其是針對如何管理及折扣率等方面,各界有不同的意見,消息人士說:「社會對計劃的意見分歧,雖然的確有人提出,但同時公屋租戶能入住公屋本身已是獲幫助,社會上不受資助的人士(未能上樓的人士)或有好大意見。」
租置計劃早於1998年推出,其後為配合政府於2002年重新訂定的房屋政策,房委會在2005/2006年推出第六期乙租置計劃後,終止計劃。多名當年透過有關計劃置業的住戶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承認計劃「有辣有唔辣」,鄭女士25年前參與計劃將已租住逾10年的耀安邨公屋單位買斷,為一家四口購置一個407呎的安樂窩,如今想起當初的決定,她與家人仍然感到慶幸。
鄭女士憶起時仍認為,若非該計劃或難置業,「當年不用付首期,月租與月供又相差不大,家庭可以負擔,再者當時合資格的親友幾乎都決定買,少數當年沒有參與計劃的朋友如今還在租住公屋、十分後悔當初的選擇。」她又滿意整個屋苑的管理,例如維修保養方面,由於她單位周邊住戶都是業主,大家相處多年,關係融洽,至於大維修的費用,她認為業主較多,分攤後的維修費尚可接受。
早「上車」可免公屋資產審查
購入李鄭屋邨公屋單位的簡太太表示,公屋原本是家翁申請,2002年她與丈夫決定參與計劃,一次性付款20萬元左右買入這間400多呎的單位,她坦言當時如果不買的話,如今可能要定期接受公屋資產審查,她堅定地說:「買入單位的好處是我們不用露宿街頭,有歸屬感,不後悔,而且外面的樓價太高,根本買不起。」
不過,她亦承認如今樓齡愈來愈高,維修的成本也上升,面對強制驗窗、驗樓,她直言:「有壓力,大維修的費用還是未知數。」
身為業主,她與法團的關係卻並不緊密,「我們溝通不多,曾經有發生過問題找過管理處和法團,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處理,所以之後若遇到問題就找區議員或者居民協會。」
同樣購入李鄭屋邨單位的黃先生表示,雖然法團是業主推選組成,但對於一些非緊急的情況,如清潔、維護屋苑外牆等,業主也難以達成共識,令維修計劃膠着,導致整個屋苑修葺工程未到位,樓宇看起來比較殘舊,也影響到樓價,不過也無阻他支持政府重啟租置計劃,因為可以令居民以低廉價錢圓置業夢。
豐富置業階梯舉措
●2026/27年度起的5年,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達18.9萬個單位,較今屆政府上任時增八成
●2027年上半年或之前落成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下年度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目標降至4.5年
●房委會今年內公布馬頭圍邨及西環邨重建計劃,並研究重建模範邨
●綠白表配額比例由四比六,調升至五比五,助公屋戶置業
●「白居二計劃」增加1,000個配額至總數7,000個
—— 一半新增配額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
●提升居屋及綠置居面積較大單位比例
●新出售居屋及綠置居轉讓限制年期降至10年
●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
—— 滿60歲並擁有房委會資助出售單位10年或以上業主
—— 在第二市場出售單位無須補價,購買較小或較偏遠單位,以獲額外現金作生活費
●房委會及房協推出先導計劃,容許合資格資助出售單位業主繳付出租准許費後,出租單位予白表人士
—— 計劃名額3,000個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綠白表比例五比五 推長者業主樓換樓
為回應市民的置業期望,本次施政報告在構建房屋階梯上作出不少調整,協助更多公屋租戶自置居所,促進房屋流轉。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除了加速興建公營房屋、推出創新簡約公屋、打擊濫用公屋等,公營房屋在供應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政府有條件加大力度協助基層市民置業,包括增加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和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單位的供應。房委會資助出售單位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讓有關長者業主「大屋搬細屋」,或由市區搬到偏遠地區,以換取額外現金作為生活費,料約10萬個單位合資格。
李家超昨日宣布,將調整綠白表比例,下一期居屋的綠表與白表申請者配額比例,將由現時的四比六調升至五比五,以協助更多公屋租戶自置居所,同時加快公屋單位的流轉。李家超解說:「五成有什麼好處?除了所有人(綠表)買居屋機會變大……如果綠置居申請人能買樓,他們騰出來的公屋就可以讓下個人申請,所以不是一個人受惠,是兩個家庭受惠。」同時,居屋及綠置居未來會提高兩房以上較大單位的比例,消息表示,預計未來3至4年供應量會比去年增加兩至三成。
對於「白居二」配額,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的配額,再增加1,000個,至總數達7,000個,當中一半新增配額會撥予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政府消息人士指,政府發現以往白居二的配額並未被用盡,每次准買證使用率僅約八成,因此決定改善行政程序,從下次白居二配額起,會超額派多10%至20%准買證,以更有效盡用每次的配額。
「大屋換細屋」獲額外現金成生活費
另外下期居屋及綠置居,新出售單位轉讓限制年期由15年降低至10年。李家超說:「目的是什麼?即是我鼓勵現在更多人買綠置居或居屋,因為10年後可以買私人房屋,就可以升級,以前曾將轉讓限制年期增加,因為炒賣太嚴重,現在這個情況已經不存在。」至於上期購入的居屋業主,消息指樓契訂明禁轉讓期會研究行政手段處理。
部分資助出售房屋的業主年老,年輕一代又搬出各自成家立室,大單位只有兩老居住。房委會會參考房協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容許年滿60歲並擁有資助出售單位十年或以上的業主,可在第二市場出售該單位後不須補價,購買一個較小或較偏遠的另一資助房屋單位,讓長者可獲得額外現金作生活費,同時騰出市區或較大單位讓有需要家庭申請。
消息人士表示,市場約有10萬個單位符合資格,長者需自行尋找合適單位及買家,政府不會為計劃訂立目標,又相信計劃是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
允未補價單位租予白表申請者
另外,房委會與香港房屋協會推出先導計劃,容許擁有資助出售單位10年或以上的業主,在繳付出租准許費後將其未補價單位出租予合資格白表申請者,計劃名額3,000個。消息人士表示,將來有意參與的業主及租客,都要先取得許可證明,至於出租准許費用的金額,初步傾向會按不同地區,政府會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再根據單位面積作出釐定,預計計劃在明年推出。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