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正式提出將股票交收周期調整至T+1。對此,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惟宏表示,在正式公布之前,業界其實已有一定心理準備。他指出,隨着全球多家交易所相繼縮短交收時段,香港為保持整體競爭力、與國際市場接軌,推行T+1制度被視為合適之舉。在推進這一轉變的過程中,應進一步與港交所及監管機構加強溝通,盡量降低業界的營運成本,避免造成額外負擔。
他認為,整體而言,轉向T+1交收周期是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業界亦會全力配合,以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李惟宏指出,當前股市氣氛整體向好,交易量表現積極,亦有眾多公司等候上市。未來應繼續推動中概股回流,並加快上市審批流程。此外,他特別提到,未來應繼續關注中小企業的上市需求——無論是已上市或正考慮上市的中小企業,都應獲得更多支持。因應其上市不僅有助企業融資,也將帶動包括法律、財務等在內的專業服務需求,進一步激活金融業界如包銷商、券商及保薦人等多方面的業務發展。他認為,儘管當前市況良好,市場改革仍應持續推進。
話你知
「T+?」當中的T是trading day的縮寫,+後邊的數字代表交易後需時多少日完成操作。以港股市場為例,港股實行T+0交易,T+2結算,當日即買即賣股票,套現資金可即時再買入股票。但賣出股票想提取資金套現,就要在兩個交易日後資金才會到賬。
美股市場在2024年5月28日實行T+0交易,T+1結算,例如星期一賣出股票,原本星期三資金才到賬,T+1機制下,星期二資金就到手。加拿大、印度等國家已實行此制度,英國則計劃在2027年最後一個季度進行調整。
實施T+1制度對散戶的好處在於資金能更快到手。然而,傳統券商為了平衡風險,可能會效仿網絡券商,要求散戶在交易前先存入資金。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在新制度下散戶資金不足的情況,降低券商需自行填補資金的風險。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楊楚依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