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9月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民生作為施政報告的壓軸篇章,涵蓋土地房屋、交通運輸、社會福利等重要範疇。在解決房屋問題方面,政府宣布將增加公營房屋供應。2026-27年度起的五年,總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包括簡約公屋)將達18.9萬個單位。此外,居屋供應顯著增加,白居二計劃再增1000個配額,新增配額的其中一半會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
對於白居二計劃將一半配額給予青年家庭和一人申請者的措施,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馬耀宗博士向點新聞表示,由於政府將一手居屋綠白表比率調整,即調低白表比率,而過去政府數據反映白表申請人較年輕,若居屋供應不變,一手比率調整會使年輕人上車機會減少。因此,政府在白居二增加年輕人配額,旨在平衡政策所影響的持份者,增加年輕人在居屋第二市場的上車機會。

談及放寬新出售單位轉讓限制年限的政策,馬耀宗認為,近年樓價降溫,居屋未出現瘋狂炒賣情況,政府再放寬轉售限制,料可進一步活化居屋市場,鼓勵更多綠表持有者購入居屋,增加公屋流通量。他續指,居屋作為置業階梯重要一環,過去曾因過多轉讓限制、按揭困難以及參與者局限於綠表人士,導致成交疏落。而2013年政府改革居屋第二市場,以白居二方式讓白表申請人也可參與市場,近年又放寬按揭規限,使居屋第二市場得以活化,成交上升。
本港土地資源分配政策對市民生活影響深遠。戴德梁行環球董事、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趙錦權表示,對於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簡約公屋及其他資助房屋,整體政策方向有助於改善市民居住環境。不過,即便政府積極推出不同政策協助市民安居,仍需持續增建公營房屋,並加快公屋資源流轉。
馬耀宗表示,此次施政報告中的公營房屋政策、措施有利於活化居屋第二市場,增加市民上車機會,改善置業階梯進度,同時改善公屋流轉情況,鼓勵更多有經濟能力的綠表民眾「上車」。整體而言,對有效使用房屋資助有利,整體對基層及上車市民亦有利。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