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解讀|外勞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明起設限 業界讚有利本地就業優先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進一步完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以防止濫用,並確保本地就業優先。由明日(18日)起,優化計劃下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將要求:僱主進行本地招聘時間由4星期延長至6星期,期間必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實地招聘會;實行更嚴格的人手比例,由現時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為基礎計算,改為以申請職位計算。換言之,僱主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一名,便須已聘用本地全職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兩名。

李家超指,上述措施旨在針對性地打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濫用情況,並聚焦於輸入勞工較多的指定工種,除確保真正面對本地招聘困難的企業能有序輸入補充勞工,亦避免企業因人手不足而結業,導致原有員工全體失業。

敘福樓集團主席黃傑龍認同是次優化,「輸入外勞政策的設計原意,並不希望餐廳內的外勞數目超過全餐廳的三分之一,外勞應只是一種輔助形式,」他指,「香港人口老化加劇,以外勞作為補充勞動力無可避免,我認為現時只是政策執行初期一些配合實際情況的微調,目的都是期望政策可以長遠成功。」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亦贊同政府決策。他指,早前收到廚師及侍應生工友反映「身邊都是外勞」,昨日(16日)公布的失業率數據,同樣顯示餐飲服務活動業上升顯著,且侍應生及初級廚師亦是輸入外勞最多的工種。他希望是次修訂可以保障本地勞工就業優先,並建議政府能及時檢視其他工種,「當某個工種輸入外勞過多,且該行業失業率較高時,就應及時設置輸入外勞比例。」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支持本地勞工優先就業。他強調,輸入外勞並不能一勞永逸。是次完善,證明政府有傾聽業界心聲,在保障本地就業的前提,適當輸入外勞可緩解本地人手不足問題。

李家超展示施政報告。(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政府設舉報黑工熱線 議員倡增舉報有獎

除保障本地就業優先外,亦存在非法勞工層出不窮、破壞本地勞工市場的情況。李家超今日強調,政府亦會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提高情報收集,成立舉報非法勞工專線,以及組織更多跨部門聯合打擊行動,保障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

對於是次設立舉報黑工熱線,林振昇指「可起一定阻嚇力」。他建議入境處與內地執法部門聯手打擊跨境黑工,從源頭打擊黑工進入香港;其次,加大市民的宣傳教育,尤其針對大廈保安及客服中心接線員做培訓,「假設有裝修工或外賣員進入大廈,保安員應及時檢查相關工作證件,確保對方居港工作的合法性。」

邵家輝則建議增設市民舉報獎賞計劃,鼓勵市民參與打擊黑工行動。他特別強調,無論是黑工自身,抑或是僱用黑工的僱主,一經定罪,都可被判監禁及罰款,呼籲市民要知法守法,切勿以身試法。

(點新聞記者劉妍伶報道)

相關閱讀:

(有片)施政報告|打擊濫用外勞計劃 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明起設限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施政報告解讀|外勞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明起設限 業界讚有利本地就業優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