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解讀|發展「生態+旅遊」 業界冀開離島「一日多站」航線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文體旅局會加強發展具本地和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貫徹落實「無處不旅遊」,亦會積極開拓客源,優化旅客來港安排,提升通關體驗,發展遊艇經濟。其中在發展「生態+旅遊」方面,政府會落實「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提出的「四山」旅遊,提升郊野公園配套,以及建造如樹頂歷奇、戶外歷史遺蹟博物館及新式露營地點等新設施;亦會探討合適措施,串連鄉郊景點如傳統村落農田、宗祠書室、風俗活動等,讓遊人徒步或單車遊,豐富鄉郊生態遊體驗。

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景觀、豐富的生態環境,以及歷史悠久的村落文化,而優美的海岸線及島嶼資源亦是吸引訪客的熱門旅遊點。就此,點新聞記者採訪旅遊業界及離島區相關人士,他們在路線設置、基礎配套、政策修訂等方面提出不少看法和建議。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姚柏良:生態旅遊求質不求量 發展與保育需並行

姚柏良指出,香港有許多海域和島嶼都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條件。(點新聞資料圖)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指出,香港有許多海域和島嶼都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條件,「小島本身有一定漁村文化,亦有海岸、地質方面的觀賞價值」。西貢、印洲塘、東平洲等地,可以與沙頭角碼頭或馬料水碼頭結合成旅遊路線;從黃石碼頭到塔門的路線,亦較受遊客及本地市民歡迎;大嶼山一帶可與馬灣及附近島嶼結合;港島南區則可發揮其本身靚麗海岸線的優勢,結合蒲台島等發展特色旅遊產品。

被問及開發相關旅遊路線可能面臨的挑戰,姚柏良表示,在成本方面,因用船成本較高,假若客流量不夠時,部分街渡的營運會較困難,政府應除了改善碼頭,亦要考慮如何完善旅遊交通配套,讓航線持續穩定地營運,以及推動餐飲、服務等配套設施的改善。此外,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協助旅遊業界發展深度優質且能夠吸引旅客的產品,讓遊客可以深入體驗香港的自然之美。

姚柏良亦認為,旅遊業發展同保育可以平衡。一方面,深度的旅遊行程追求質量,價格不會特別低,數量也不會超額;另一方面,業界與環境及生態局此前亦合作推廣綠色生態遊,已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發展機制,例如呼籲遊客「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減少使用樽裝水、透過導遊的講解對遊客進行生態教育。

姚柏良補充,生態旅遊的發展與保育需並行,「不是追求『量』,而要做好『質』」,政府應考慮加快提升適當配套,相關部門可共同制定政策,方便旅遊業界更好地推出旅遊產品。

陳學鋒:生態旅遊振經濟 倡修訂民宿政策

陳學鋒表示,開發生態旅遊能夠利用自然資源、帶動周邊經濟。(點新聞資料圖)

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開發生態旅遊能夠利用自然資源、帶動周邊經濟。香港有很多天然資源,但有時受制於人手、規管等因素,未能充分利用,以島嶼沙灘營運為例,若能有新政策、新思維運用到沙灘的營運中,相信能振興附近經濟,例如「以灘養灘」,將沙灘和有關配套外包給一個承辦商,提升營辦效率和創意等。另外,他亦提議修訂民宿政策,方便遊客住宿和展開深度體驗。

陳學鋒認為,路線規劃方面,業界正探討如何將港島南區與離島區結合起來,例如透過南區的水上的士亦可前往南丫島、長洲、坪洲及梅窩等地方,串通景點以方便遊客。他指出,目前每個島都有航班,但互不相通,遊客需坐船返回中環或香港仔才能到達另一個島,浪費許多時間,因此若有聯通各島的「水上的士」服務,遊客可在一日內進行多個行程。

關於特區政府的支持,陳學鋒指出「政策的鬆綁是緊要,有些地方想要發揮它的效益,就要鬆綁」,例如允許在沙灘上經營更多項目,修訂相關民宿政策以給遊客提供更多住宿選擇,從而讓自然旅遊特色得到更好體現。

而在平衡旅遊業與環境保護方面,陳學鋒則認為,一方面要加強當地居民的教育;另一方面,由於生態旅遊的客流量受制於交通配套、住宿條件等因素,並不會像市區那樣多,亦會排除一些「打卡式」旅遊,因此該類旅遊模式側重於深度體驗大自然,附近居民和旅遊團體應能理解保護大自然是他們經營的最基本條件。

祝慶台:島間可開穿梭航線 簡化旅遊路線審批

祝慶台表示,香港的生態旅遊多指到離島、山徑及郊野公園等地,海島遊亦是「無處不旅遊」的一部分。(受訪者供圖)

新界社團聯會離島地區委員會主席祝慶台表示,香港的生態旅遊多指到離島、山徑及郊野公園等地,海島遊亦是「無處不旅遊」的一部分,業界對發展「生態+旅遊」政策十分歡迎,期待相關政策能為離島區各島嶼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完善旅遊設施。

祝慶台指出,目前島嶼的遊客承載量足夠,但隨着消費模式轉變,島上遊客數量減少,前幾年本地遊客還較多,現在多傾向到內地或國外消費和旅遊;而外地遊客因不了解海島情況,或考慮到交通和時間成本高,也較少選擇該類行程。此前有部分島嶼商戶反映「遊客減少、生意難做」,而香港有如此優美的海岸線和獨特的海島風光,希望政府出台新措施加強宣傳推廣,吸引和帶動更多人流。

祝慶台認為各島之間可開設穿梭航線,讓遊客一日內可到達多個島嶼,且減輕交通和時間成本。他亦建議政府考慮簡化旅遊路線的審批流程,在路線設計和時間要求方面考慮可持續性,「希望航線設置上可以更靈活和彈性。」

祝慶台續指,希望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香港旅遊發展局繼續完善島嶼景點的設施,例如道路修繕、景點指示等,給遊客提供路線規劃以方便出行,「讓他們遊玩後覺得物有所值,對香港留下深刻印象。」

(點新聞記者梁譯尹報道)

相關閱讀:

(有片)施政報告|發展遊艇經濟 放寬遊艇訪港要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施政報告解讀|發展「生態+旅遊」 業界冀開離島「一日多站」航線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