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提出多項新措施。李家超表示,將放寬專上院校自資收生限制,直資學校亦可申請上調非本地生人數。

李家超指出,香港各大學深受歡迎,非本地生以自資身份申請人數按年達雙位數增長。現時政府每年提供15000個資助學額給本地生,這學額政府會明確維持,不會減少,確保本地生現時入讀資助課程的狀況不變。至於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非資助學額會獲准增加。由2026/27學年起,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至50%;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李家超補充,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積極探討落實香港和內地互認副學位程度學歷,有助兩地職專畢業生跨境求職或升學。
中小學方面,李家超指出,直資學校可申請上調非本地生人數。教育局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及每班學生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加大錄取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
李家超表示,政府亦將推廣DSE國際認受性,讓文憑試考生有更多升學選擇。李家超強調,教育局會加大打擊違規提供文憑試課程或「借殼辦學」的做法。政府已設立舉報機制、進行突擊巡查,和進一步明確明年文憑試自修生報考安排,今年內制訂《私立學校實務守則》及設立「私校名冊」,提升辦學水平。
李家超補充,教育局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將於2026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包括優化中小學銜接的資訊和創科教育課程、訂定「人工智能素養」學習架構、將AI教育納入核心課程、加強教師AI培訓、引入企業資源等。
(點新聞記者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