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天文台今日(16日)指出,一道廣闊低壓槽會在未來兩三日為南海中北部至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預料現時位於呂宋附近的低壓區會逐漸發展,並在本周後期至周末期間移向廣東沿岸,該區驟雨增多,而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其路徑及強度存在不確定性。此外,預料一個熱帶氣旋會在本周後期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形成並逐漸增強,並在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靠近華南沿岸。


其中,本周後期靠近廣東沿岸的潛在風暴,整體威力較弱。天文台「地球天氣」頁面所見,該低壓系統能否形成熱帶氣旋本身亦有變數,且即使形成,強度亦較低。天文台「九天天氣」中,預計本周六(20日)吹北至西北風4至5級,離岸及高地間中6級,是該潛在風暴最接近香港的時間。

至於下星期影響香港、強度較高的熱帶氣旋,天文台現時已表明預料會靠近華南沿岸。天文台預料下周三(24日)本港吹「東至東北風5級,間中6級」,沒有「離岸及高地」的前提。6級風即達「強風」水平,根據天文台熱帶氣旋警告定義,三號強風信號的標準為「香港近海平面處現正或預料會普遍吹強風」,如果以天文台九天預報描述的字句,下周三預計的風力,已達三號風球定義。
不過須注意的是,有部分AI模式包括「風烏」、「盤古」對於下周潛在風暴路徑預測,比起昨天有所東調,有機會在汕頭至汕尾之間登陸。按常理而言,熱帶氣旋在香港以東掠過及登陸(東登),因地形等因素所限,對香港影響會較「西登」低。所以未來數天最新路徑預測只要有些微改變,對香港的影響都可以產生很大變化。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