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短期派糖不現實 投資未來促轉型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17日)即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在新形勢下,全城期待報告推出更多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應將『銀彈』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多位學者及政商界人士向《大公報》表示,政府面臨財赤,財政空間已大幅收窄,實不宜推出大規模派糖措施。新一份施政報告必須審慎運用公共資源,與其着眼於短期的紓困或刺激措施,不如作出更多長遠的戰略性部署,促經濟轉型,深化與內地的合作,加大投資未來。唯有厚積薄發,香港才能在全球經濟變局中脫穎而出。

專家表示,在當前世界局勢及創科大潮下,香港必須集中力量,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投入更多資源提升科研應用;引進新產業,增加整體競爭力,促進香港未來可持續發展。

過去3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踐行「以結果為目標」,成效有目共睹。「拚經濟、惠民生」已成為香港社會的共識。不過,「惠民生」是否等同「派糖」?社會各界對此有不同意見。近日有聲音提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政府應為百業「派糖」,例如重新推出消費券計劃等,政商界學者認為,政府資源有限,應着眼長遠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祥國不認同派發消費券,認為消費券應作為市民收入與消費受嚴重衝擊時的特殊手段,全球多數經濟體僅在經濟不景時短期「派錢」,例如在疫情期間。他指出,香港當前失業率維持在3.7%的合理水平,工資整體升幅亦屬正常,「看不到推出消費券的明確目的」。羅祥國認為,必須用好有限資源,推動經濟長遠發展,期待施政報告聚焦於政策層面改善整體投資環境。

羅祥國亦進一步對比了香港與澳門的差異,他認為,澳門因人口少、財政有盈餘,而香港當前的狀況與澳門經濟結構完全不同,沒有必要短期繼續「派糖」。

專家表示,在當前世界局勢及創科大潮下,香港必須集中力量,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投入更多資源提升科研應用。(點新聞資料圖)

未雨綢繆 謀劃長遠發展

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認為,消費券是疫情期間推行的「非常措施」,並非長期解決消費不振、加強消費意欲的方法,以現時政府財政狀況來看,短期「派糖」的效用難以持續。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政府目前要落實的政策項目甚多,應該集中力量落實那些對長遠經濟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項目上,尤其是北部都會區,和盡量優化一些爭議性較多的項目比如輸入人才和勞工。另外,政府也應該設法減省行政規則和程序,提升行政效率,加快政策的落實速度。

多位受訪者也同聲「向北看」。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指出,要善用資源,加快北都大學城建設,滿足新來港發展的科學家從事科研所需,鞏固香港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他建議政府帶頭開發垂直應用大語言模型,將警務、工務、交通事務、社會福利等政策措施進行整合,方便市民查詢;也可開發教育領域垂直大語言應用模型,整合本地教育資源,構建按學科分類的本地教育大語言模型,為全港師生提供智能化教學輔助。

「當今地緣政治下,新一份施政報告更應未雨綢繆、聚焦未來,為香港的長遠發展作好準備。」黃錦輝強調。

革新求變 引進新產業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認為,當前香港經濟發展逐步回穩,金融、創科、旅遊業發展勢態良好,但外圍環境複雜不明朗,香港必須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繼續革新求變。她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繼續拚經濟惠民生;以創新思維,用好各方面資源。她建議,考慮以發債、RWA等方式加快融資發展北都,增加大學城用地,並繼續加強吸引國際企業及人才落戶香港;繼續大力投資創科,發展新能源、低空經濟;協助中小企業應用AI等新科技以提升競爭力及開拓「一帶一路」等新市場。

立法會議員梁熙指出,香港需要集中資源長遠投資,北部都會區屬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項目。北都目前有發展雛形,惟大眾期望北都可以早日成熟運作,並藉此推動不同產業發展,打造旅遊項目,供應更多房屋予有需要市民。此外,生成式AI、低空經濟等等,這些都需要花資源去大力發展。

因時制宜各有側重 近年施政報告部分要點

2022年

  • 提升管治水平,從體系建設入手,包括由行政長官領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和「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等。
  • 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羅致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
  • 推出全新「簡約公屋」。

2023年

  • 在2024年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
  • 設立「數字政策辦公室」,加快推動政府服務數碼化和開放更多政府數據。
  • 成立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 向新生嬰兒發放2萬元現金獎勵。

2024年

  • 宣布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合標單位將名為「簡樸房」。
  • 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和國際級黃金倉儲設施;以「組合拳」為股票市場引入新資金和產品。
  • 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優化「創科創投基金」;推出15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擴大研究資助。
  • 進口價200元以上的烈酒,200元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
  • 將「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服務券總數增加至6000張,讓更多體弱長者毋須輪候即可入住自選安老院,接受政府資助的護理服務。

(來源:大公報)

更多報道:

施政報告前瞻|消息:將推生態旅遊及遊艇產業 促業界研究「跳島遊」

施政報告前瞻|消息:新生子女出生首兩年均可享額外免稅

施政報告前瞻|消息:或放寬投資移民買樓限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施政報告前瞻|短期派糖不現實 投資未來促轉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