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今日(15日)發布「青年就業發展問卷調查」結果,該會於今年8至9月期間,透過街頭訪問及焦點小組訪談,成功訪問207名中學生。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者表示不了解工作職業路徑及相關學歷要求,高達71%的受訪者主要從家人、朋友及老師等身邊人接觸資訊。
工聯會副理事長、青委主任陳穎欣表示,青年獲取行業資訊的渠道非常單一,受訪者主要從身邊人(如家人、朋友、老師)獲取行業資訊,其次是社交平台及電視廣告或學校活動。然而,有受訪者反映,這些渠道資訊不全面,青年常難辨真偽,向學校老師打探行業的資訊最有幫助。但他同時指出,老師推介受個人經驗及學生成績限制,其次老師對於職涯規劃的認知也是良莠不齊。
陳穎欣補充,政府現有生涯規劃網站職業涵蓋不全,搜索引擎設計簡單,僅靠關鍵字檢索,難以滿足青年需求。她建議設立統一行業資訊平台,豐富數據庫,提供多元行業細節、清晰晉升路徑及分類工具,讓青年按個人條件篩選合適工作。
青年動力協會主席、東區區議員何毅淦引述數據稱,僅42.5%學生在初中或更早階段開始規劃未來,但同時約有三成學生表示「從來沒有規劃」。他分析,學生缺乏規劃的主因是「沒有想從事的行業/職位」及「沒有接觸與規劃相關資訊」。何毅淦強調,協助青年尋找發展方向是推動生涯規劃的首要任務,並建議將政府的「展翅青年就業計劃」提早至初中階段,與校內生涯規劃服務結合,讓學生能及早獲得啟發。
行業形象亦直接影響入行意願。問卷顯示,48.8%受訪者因收入水平調整對行業觀感,39.1%關注福利待遇,33.8%重視工作彈性。
此外,調查反映不足2成青年對香港「八大中心」發展定位有清晰認知。青委副主任鍾燿徽表示,經講解後,學生認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最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機會的三大領域。
工聯青委總結八大建議,包括設立統一行業平台、加強初中多元職涯規劃、建設職業體驗館及培訓中心、設立職業發展對接服務中心、擴展升學就業諮詢、推動八大中心培訓、優化「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等。工聯會期望,政府能利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內地的優勢,幫助青年及早確立發展方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