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知名右翼評論員柯克周三(9月10日)在猶他谷大學發表演講時遭槍擊身亡,事件震驚全美。聯邦調查局(FBI)於案發翌日公開槍手逃離現場的關鍵影像,並宣布懸賞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徵求線索。總統特朗普除宣布將追授柯克總統自由獎章外,更直指「激進左翼」應為這宗政治暗殺事件負責。特朗普周五早上受訪時,稱疑犯被「關係親密的人」舉報,已被猶他州當局拘留,希望兇手會被判死刑。消息人士透露疑犯是22歲猶他州居民魯賓遜,他向其父親承認犯案後,父親向當局舉報。


當局透露疑犯行兇動機,表示疑犯近年變得更加政治化,最近與家人共進晚餐時稱不喜歡柯克,指對方散播仇恨,並提到這名保守派人士即將前往猶他州。
事發於猶他州奧勒姆市的猶他谷大學校園內,當時31歲的柯克正對數千名聽眾發表演說期間,遭潛伏於建築物頂樓的槍手以步槍射擊,子彈命中頸部,柯克送院搶救後不治。FBI與猶他州公共安全部門周四晚召開聯合記者會,首度公開案發現場周邊監視器畫面。影片顯示一名穿着全身黑色衫褲、頭戴棒球帽與太陽眼鏡的疑犯,在開槍後迅速穿越校園建築物屋頂,行至屋簷邊緣時稍作停頓,隨即一躍而下至地面,若無其事地穿越停車場後潛入鄰近樹林,並在途中棄置犯案用的步槍。
屋頂遺掌印 槍支棄樹叢
調查人員其後於樹叢中尋獲涉案槍支,經鑒定發現該支高性能步槍與彈藥上,均刻有涉及文化及意識形態的潦草字句。消息人士透露,其中包含姓名縮寫與具政治意涵的詞彙,當局正全力分析這些信息與犯案動機的關聯性。美媒則引述調查消息指出,兇手使用的子彈刻有與跨性別及反法西斯意識形態相關的政治信息,槍手似想傳達政治信息。
FBI證實槍手在屋頂逃竄過程中遺留清晰掌印、鞋印及多處污漬,這些物證將有助採集DNA數據,以縮小偵查範圍。FBI鹽湖城分局更透過社媒公布數張來自閉路電視的疑犯截圖,呼籲民眾提供線索。
猶他州州長斯考克斯在記者會上強調,目前雖已接獲超過7,000條民眾提供的線索,但仍亟需公眾協助以取得突破。調查人員透露,現階段已掌握疑犯清晰影像、鞋印、掌紋及額部特徵等關鍵證據,正透過科技手段進行識別,若仍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將考慮公開更多影像資料。
特朗普追授柯克總統自由獎章
總統特朗普於案發後數小時,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全國談話,將這宗事件定性為政治暴力襲擊。他嚴詞譴責「激進左翼多年來將像查理(柯克名字)這樣優秀的美國人,比作納粹和罪犯,這種仇恨言論直接導致今天的恐怖主義」。儘管調查尚未確認兇手動機,特朗普已誓言將嚴厲打擊所有「資助與支持政治暴力的組織」,其言論引發輿論對壓制公民社會團體的憂慮。
特朗普周四在五角大樓舉行的九一一事件紀念儀式中,正式宣布將追授柯克總統自由獎章。副總統萬斯為此取消原定前往紐約世貿遺址的行程,偕妻子親赴猶他州慰問柯克遺孀,並以專機「空軍二號」護送靈柩返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柯克創辦的青年保守組織「美國轉折點」發聲明,稱其為「領袖、導師與朋友」,呼籲公眾為柯克遺孀埃里卡與兩名年幼子女祈禱。民主、共和兩黨均譴責政治暴力升溫,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呼籲「此刻應團結而非互相指責」。
美媒批緝兇資訊混亂 FBI局長放流料捱轟
《華爾街日報》指出,針對殺害柯克兇手的追捕行動,因美政府官員資訊披露遲緩、混亂且自相矛盾而受到干擾。各執法機構之間以及與公眾的溝通一團糟,加劇人們的恐懼和不確定感。
曾誤報槍手已被拘留
報道稱,槍擊案發生約25分鐘後,資訊披露開始出現過山車般的起伏。先是猶他谷大學向學生發出警報,稱「一名疑犯已被拘留」。約一個半小時後,該校證實被拘留者已被釋放。當天下午稍後,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帕特爾在社媒發消息稱,被他稱為槍擊案「疑犯」的第二個人已被拘留,然而猶他州公共安全部負責人梅森告訴記者疑犯仍在逃時,他似乎不知道帕特爾的聲明。周三稍後帕特爾改口稱,第二個人在接受問話後已被釋放。
紐約警察局退休助理局長哈特表示,在柯克被殺後,當地執法部門的反應似乎是恰當的,但各機構之間以及與公眾的溝通卻一團糟,「高級執法官員過早在社媒發文,會導致人們誤以為調查進展不順。」有聲音則指這些失誤加劇人們的恐懼和不確定感。曾任FBI發言人的退休探員帕克說,「即使事實仍在不斷變化,清晰的語言和準確的更新,也能保護公共安全和調查的完整性。」
在案發後超過24小時疑犯仍未落網,令帕特爾面對極大壓力,媒體指他正面臨上任以來最大考驗,領導能力也開始受到質疑。
路透社報道,槍擊發生後,當地官員還沒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帕特爾便逕自在社媒上宣布槍手已被捕,隨即遭地方官員否認,雙方說法不一致引發混亂。退休FBI探員布倫納說,「在調查一開始,許多初步情報通常是錯誤或有偏差。這就是為何過去從未有任何一名FBI局長或部門領導人像帕特爾這樣做。調查人員需先理清所有初步情報,再對外發布確實證據,FBI不會用社媒辦案。」一名白宮匿名消息人士批評帕特爾的發言「不專業」,直言他的表現無論對白宮還是美民眾來說都不可接受,強調會追究此事。
全美爆「以言入罪」浪潮 幸災樂禍者被舉報致失業
柯克遭槍擊身亡後,全美各地一些教師、消防員及民選官員,都因對此發表幸災樂禍言論,不是被開除就是受到調查。
《國會山報》周四(9月11日)報道,距離柯克去世不到24小時,全美各地陸續傳出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被暫時停職的消息,在田納西州、北卡羅來納州與賓夕法尼亞州等地,均有學校員工因社媒帖文而遭調查。例如南卡羅來納州至少有一名教師,因一則關於柯克之死的帖文被解僱。該帖文寫道:「向他的孩子們致以慰問,但依我拙見,美國今天變得更偉大了。好了,我說出來了。」俄勒岡州一名身兼市議員的教師,則因寫道「暗殺真的讓我心情大好,沒有人該遭此對待,但有些人就是自找的」,遭當地居民撻伐。
此外,柯克中槍後,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卡羅來納黑豹隊一名公關部員工據報在個人Instagram發文,寫道「你們為什麼難過?你們的男人說這是值得的」,隨即遭解僱。美媒MSNBC評論員多德也因相關評論遭開除。
言論再沒自由 極右全力起底
美聯社指出,這種迅速監控言論的行動,在近期其他政治暴力事件中幾乎沒有先例。甚至有匿名網站承諾「揪出柯克的兇手」,並鼓勵民眾提供支持網上政治暴力人士的線索。
此外,雖然多德是在電視節目上評論柯克遇刺,但部分言論是於較私人渠道發表,卻被右翼人士曝光。
極右網紅盧默在X平台誓言:「我今晚就要花整晚,讓我在網上找到的每個慶祝他死亡的人出名。所以準備好吧,如果你病態地去慶祝他的死,你整個未來職業抱負都會被毀,我會讓你後悔開口說話。」她的賬號周四充斥着她認為應被解僱的人的姓名、照片和職位。
分析:美右翼需遏怒火 防政治暴力愈演愈烈
英國《金融時報》周五(9月12日)發表社論,指出柯克槍擊案在美國引起深刻震動,這宗命案再次表明,跨越美國政治光譜的暴力威脅正日益加劇。

近10年暴力節奏加快
柯克借助巨大的社媒影響力,將「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世界觀傳播給新一代美國人,他宣揚的觀點常帶有仇外傾向,但無論觀點多麼令人反感,暴力行為絕無正當理由。可悲的是,美國歷史世代以來都留下政治暴力的烙印。此類事件並非美國獨有,但其槍支文化會加劇後果。美國曾經歷暗殺浪潮,尤以上世紀六十年代為甚,但近10年暴力節奏的加快令人憂心,包括總統特朗普去年遭遇企圖暗殺,明尼蘇達一名民主黨州議員與丈夫今年6月在家中遇害,以及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籍州長夏皮羅的住宅4月則被縱火。
隨着政治論述日益粗鄙化與極化,此類攻擊也同步加劇,如今人們更常將對手斥為蓄意加害的敵人。社媒的興起推動許多美國人走向更極端、更固化的立場。
美國政界的反應將決定國家接下來的走向。以往的世代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有責任團結國家,而不是發動政治獵巫,今天需重拾這種精神,然而在眾議院卻演變成一場喊叫爭執。特朗普本人也需負責任地回應,而他既是政治極化浪潮的推手,又助長這波浪潮。特朗普呼籲美國人認識到,「暴力與謀殺是將持不同意見者妖魔化的悲劇性後果」,但他發布影片將柯克之死歸咎「激進左派」,並誓言其政府將剷除針對保守派同僚的政治暴力。他昔日的支持者馬斯克則在X平台向數百萬用戶發文,稱「左派是謀殺之黨」。
圍繞着柯克之死引發的痛苦與憤慨固然強烈,但試圖以這種措辭將他塑造成黨派烈士,是危險且極具煽動性。為了美國的社會穩定,所有有影響力的人士都應齊聲呼籲降級對抗,並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尤其針對其政治對手的暴力。
美不讓讚好槍案外國人入境
美國副國務卿蘭多周四(9月11日)宣布,美國將對任何「讚揚、合理化及輕視」柯克被槍殺案的外國人採取適當行動,持有或申請美國簽證的外籍人士,不得就柯克遭槍殺一事在網上發布「不當言論」,否則將面臨吊銷簽證或拒簽。此舉凸顯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大舉加強輿論管控力度,並實施嚴格的移民執法政策。
蘭多於社媒X發文,怒斥「那些美化暴力和仇恨的外國人,美國不歡迎你」。部分X平台用戶回覆該帖文,並附上發表不當言論的用戶賬號和評論截圖,但未明確被標記用戶是否持美國簽證。蘭多回覆部分評論,呼籲民眾繼續舉報有關情況,並強調會有領事館官員監控。截至周四下午,該帖文已獲逾2,000條回覆。國務院發言人其後聲明支持蘭多,稱政府有權拒絕向「不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人核發簽證」,但未有說明是否已鎖定具體對象,也未透露審核標準。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