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師生7月走進大公文匯 沉浸式體驗「記者主播」工作坊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學生。(點新聞圖片)

【點新聞報道】由香港賽馬會贊助、香港文匯管理學院策劃的「香港賽馬會·媒體資訊素養教育」項目於7月迎來新一輪活動。7月2日、7月4日、 7月14日,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及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的三校師生分批走進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展開沉浸式媒體探索之旅。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師生。(點新聞圖片)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師生。(點新聞圖片)

清晨九時半,師生們首先來到現代化印刷基地。集團三友印務副人事行政經理臧志羽現場解釋環保印刷技術時,特別強調查現在的印刷紙張會採用減少碳排放的材料。安柱中學的同學立即聯想到近期本港推行的「綠色印刷指引」,與工作人員展開討論。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學生。(點新聞圖片)

在報史館,一份1941年香港淪陷時期的《大公報》珍本引起郭一葦中學成員的關注。「當時記者如何在戰火中堅持辦報?」面對提問,集團創意項目部副總監白蘭欣講述老報人不畏艱難傳遞新聞的故事。

在全媒體中心的演播廳,同學們坐在主播台,模擬未來全運會直播時的現場採訪。靈愛小學的學生化身運動員說道,「作為香港隊員,我最想用普通話、粵語和英語三語感謝市民和全國觀眾的支持!」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學生。(點新聞圖片)

新聞工作坊緊扣時事設計多個實踐模塊,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從策劃到播報的全流程新聞製作。靈愛小學的同學們分組模擬報道近期颱風預警。小學老師表示,「從沒見過學生這麼積極主動,連平時害羞的孩子都勇敢舉起麥克風。」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師生。(點新聞圖片)

民生議題追蹤則以「香港夜經濟」為主題。「您好,我們是學生記者,可以請教您對香港夜經濟的看法嗎?」在導師帶領下,郭一葦中學的團隊三人一組,模擬採訪本地商戶與市民,獲集團全媒體中心助理總編輯兼融媒部總監陶亮稱讚「兼具新聞性與服務性」。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師生。(點新聞圖片)

而特別設置的「假新聞辨識」工作坊成為焦點,同學們透過比對近期網絡熱傳的相關訊息,學習查證技巧。安柱中學的同學分享心得,「原來政府新聞處網站有專門的事實查核專欄,這比單純轉發可靠多了。」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師生。(點新聞圖片)

三校教師反饋顯示,活動後學生在內容策劃、專題研習、公開演講等環節的資訊處理能力顯著提升。多位同學在活動後表示,考慮將來投身傳媒行業,用鏡頭和文字說好香港故事。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三校師生7月走進大公文匯 沉浸式體驗「記者主播」工作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