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生有時 愛無限

文/溫志倫

本港學前教育權威、維多利亞教育機構創辦人孔美琪總校長早前在美國辭世,其追思會於8月2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舊翼)莊嚴舉行,各界人士齊聚一堂,一起追思緬懷這位教育前輩。孔美琪博士不僅是香港教育界的標誌性人物,其先進的教育理念更在海內外多個地區的學前教育領域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她一直主張以兒童為中心,更將這個抽象概念,化為實際的教育行動。她雖然理解傳統華人社會重視學術成就,但並未一味迎合功利化教育傾向,而是積極推動促進多元學習。她的目標始終聚焦全人發展,不僅期望孩子擁有一定的學術知識,更會關注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情感表達及道德發展。她強調尊重兒童的自然發展節奏與個體差異,提倡兒童自主學習,而非教師主導的授課模式。可以說,她是自由教育模式的先行者與開拓者,通過創設開放的探索環境,讓孩子在自由探索中發現世界、學會學習。

以初心凝聚力量 將軍可奪心

孔博士的領導能力卓越,使團隊氣勢如虹。她對孩子事事關心,凡事親力親為,亦對學校所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她的個性開朗正面,樂於與同事溝通,即使日常工作的要求較高,也能讓同事心服口服願意追隨她的指示。與她相識或共事的校長們都記得,她每天見面的第一句話,都是關心當日學校學生出席的情況。她認為身為校長必須了解學校每天學生的狀況,什麼原因告假,也應該一清二楚。這份細心與堅持,充分體現出她對待學生和管理學校的責任和擔當。她的執着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他們創造一個舒適和良好的教學環境。

破守舊傳統 提先鋒理念

當年創校之初,孔校長便銳意主張減少填鴨式教學,鼓勵使用多感官教具和探索式活動。她格外重視設計更多動手操作的教具,讓孩子通過實踐學習知識。她認為教學環境十分重要,課室必須要具吸引力且符合兒童心理需求。與此同時,她始終強調品格教育和社會發展,特別關注孩子的品格塑造,例如:社交能力、自律意識和責任感。她的教學目標是讓學前兒童掌握日後學習的基本能力,通過體驗互動和快樂探索建立終生學習的基礎。在她看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真實體驗」,正好與高科技發展時代互相補充。這些源自生活的觸摸、觀察與實踐,能讓孩子在真實世界中積累感知與經驗,更能符合他們的發展需要和規律。在自主學習中,每個孩子都能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

薪火不熄 愛育永存

孔校長的離世,帶來了不捨與追思。孔校長為本港學前教育留下了具啟發性的方向,她開拓了本港學前教育的輝煌事業,為教育界做了一個的好榜樣。她那份對幼教事業鞠躬盡瘁的愛,相信已經植根於每一位教育同工的心中。如何讓每件事都為了孩子而堅持,如何讓每件事都為了孩子而努力,如何讓每件事都從孩子角度出發,是教界同工持續要思考的問題。正如她所提倡的,教師角色應轉為觀察者、引導者,而非知識灌輸者。精神永傳,薪火相傳,每天都是教師的新開始,每天都是孩子上學的好日子,讓課室成為孩子充滿歡笑和愛心的地方,這便是對孔美琪校長最深切的紀念與致敬。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學校聯絡部總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師說新語|生有時 愛無限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