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12日)宣布完成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問題及「好好斗」回收服務的主動調查行動,並向環境保護署提出共15項改善建議。
公署調查發現,經過環保署多年來努力不懈,包括加裝監察攝錄系統、成立航拍機隊、加強巡查、與其他部門協調及訂立優先處理地點名單以加強監察等,以及現屆政府着力增加打擊力度並於2023年將定額罰款金額由1500元大幅提高至6000元,政府近年清理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已由2017年的9000公噸大幅下降至2022年至2024年的每年約1000公噸,經環保署核實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個案數目亦從2022年的4612宗下降38%至2024年的2841宗,反映當局的工作取得相當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公署主動調查行動中發現,市民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相關投訴仍維持每年1000多宗。在投訴個案中,經環保署核實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個案由近年的5、6百宗增加至2024年接近800宗。此外,公署人員在實地視察及跟隨環保署人員行動時,不難發現街上確有被棄置的建築廢物。資料亦顯示,2019年至2024年期間,環保署平均每年提出約102宗檢控個案;即使以檢控宗數最多的2019年來計算,該年度的檢控率仍只有3.8%。由此可見,環保署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個案的檢控率極低。公署認為,為進一步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違法行為,環保署應檢視如何進一步加強執法及蒐證效能。
公署向環保署提出的主要改善建議包括:應檢視如何進一步加強執法及蒐證效能,例如利用更多及更高科技協助及優化蒐證工作、靈活調配人手進行針對性巡查和突擊行動等,以提升檢控率及阻嚇力;聯同「好好斗」回收服務計劃的回收機構探討如何將高峰時段的服務需求轉移至非高峰時段的其他可行方法;計劃在新回收機構接手後,適時檢視「好好斗」的服務使用率,並研究如何更善用資源,以提高高峰時段可服務的次數,並減少申請被取消的情況等。
環保署發言人說,署方近年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工作有顯著成效。由政府清理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已由2017年高峰的約9000公噸大幅下降至2022年至2024年的約1000公噸,減少了約89%。部分過往的非法棄置黑點如旺角鴉蘭街及荃灣橫窩仔街一帶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減幅更超過90%。
環保署感謝報告的建議,並會循五大方向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加強執法;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檢討和加強「好好斗」服務以提升效率,包括擴展「智好斗」回收服務;改善「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及網頁;以及收集「好好斗」用戶意見以改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