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暴力魔咒難打破 誰會成為下一個柯克?

文/舒城

美國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總統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演講時遭槍擊身亡,這不是美國政治暴力的起點,也絕不會是終點。

2025年9月10日,猶他州奧勒姆市的猶他山谷大學,查理·柯克正在演講台上與觀眾辯論政治理念。突然一聲槍響,這位31歲的政治明星捂住脖子倒下,現場陷入一片混亂。柯克是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支持者陣營最具影響力的「網紅」之一,他的遇刺引發了全美震動。

猶他州州長斯潘塞·考克斯直接將此事件定義為「政治暗殺」,而查理·柯克遇刺案並非孤立事件,美國有着漫長的政治暴力史。從1865年林肯總統遇刺到1963年甘迺迪總統被殺,再到1968年馬丁·路德·金遭暗殺,政治謀殺已成為美國政治文化中的一道「獨特風景」。自美國建國以來已有16次針對政治要人的謀殺。如今,這種暴力傳統似乎正在重新抬頭——從特朗普去年在賓州的總統競選集會中遭槍擊致右耳廓受傷,到今次其政治盟友柯克在演講時遭槍擊身亡。

美國的政治暴力威脅正在不斷擴大,更可怕的是,相當多的美國人支持通過使用暴力來達到政治目的。早前英國調查機構YouGov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30%的共和黨人和11%的民主黨人贊同「真正的美國愛國者可能不得不訴諸暴力來拯救國家」的說法。當暴力不僅是底層人民的反抗手段,更是成為受到精英青睞的政治工具時,談論社會穩定和公民信任猶如癡人說夢。

而美國政治極化的加劇,更是為暴力創造了溫床。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社會正經歷嚴重的政治極化,情感上的極化(即對對方政黨的強烈厭惡)不斷上升。這種極化不僅影響了選民之間的關係,也對社會的整體信任度造成了負面影響。政治暴力與政治極化形成了一種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柯克遇害之時,美國政治生活正陷於「分裂加深與暴力事件日益頻繁」的氛圍——這起案件發生前,2025年6月兩名明尼蘇達州議員遭槍擊,4月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官邸發生縱火案,2024年12月聯合健康集團行政總裁遇害……

國際上,暴力也長期以來作為美國解決爭端的手段。這種「讓武器說話」的邏輯在國際和國內同時上演,揭示了一種可怕的內外一致性。當美國在國際舞台上推行強權政治的同時,國內政治也日益依賴威脅和暴力手段。這種一致性反映了美國政治文化深處的暴力基因。

查理·柯克遇刺後,特朗普連發3條帖文下令全國降半旗誌哀。然而,哀悼和祈禱可能不足以打破美國政治暴力的循環,政治謀殺已經成為美國無法擺脫的魔咒,誰會成為下一個柯克?美國何時才能走出暴力循環,重建政治對話基礎?

相關閱讀:

(有片)MAGA陣營大「網紅」被槍殺 特朗普下令降半旗

是以色列需要美國 還是美國需要戰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美國政治暴力魔咒難打破 誰會成為下一個柯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