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內地平台驚售假香港證件 警察證7.8元包郵 買賣假證可「刑」嗎?

【點新聞報道】近日,內地電商平台拼多多及社交平台小紅書驚現「假證件訂製商家」,多間店舖公然售賣偽製香港高校學生卡、香港警察委任證及廉政公署委任證等證件,聲稱可在證件上印有買家提供的姓名、照片及生日等資料進行訂製,翌日即可發貨,有些甚至可「7天內無理由退貨」。這些假證件價格不一,大多數幾十元(人民幣,下同)即可購得,有警察委任證最平只需7.8元便可包郵到港。

雖然假證件細節處理並不到位,但由於整體外觀和官方證件魚目混珠且價格低廉,相關商品的銷量非常「可觀」,更有買家已不滿足於學生證和委任證類別,在商家帖文下留言求購港澳通行證甚至台灣身份證。事件引起本港網民熱議,大呼「離譜」之餘亦擔心冒用學生優惠、濫用官方證件的行為會擾亂香港治安。為何商家明目張膽生產並售賣假冒證件以任何目的買賣假證,又是否觸碰法律紅線?點新聞記者「放蛇」聯繫商家探實情,亦諮詢法律專家權威解讀相關行為的法律後果。

拼多多有售假香港警察委任證,拚單購買僅需7.8元即可包郵到港。(網絡截圖)

記者放蛇直擊:假證商家仍存 僅用娛樂」成免責幌子

迫於輿論壓力,拼多多平台已將涉事店舖的假學生證商品下架,但平台上仍有售賣香港警察委任證的店舖,更堂而皇之打出「定製就選專業的」廣告,強調自家產品製作精良、產業成熟,可根據每位賣家提供的姓名、相片及生日精細定製證件。該商品拼單購買僅需7.8元即可包郵到港,目前已售160件,獲多個好評,包括「印字清晰,質量很好」、「你想要定製什麼樣的都可以」、「好看,質量好,很貌美,下次再定製一個」等,更有買家曬出自己穿「警察制服」兼佩戴假證件的照片,呼籲大家「快去買,非常的棒」。

有假證件商品獲多個好評。(網絡截圖)

記者扮作買家與賣家溝通,賣家稱目前仍接受訂製,在被問到此行為是否合法合規、用假證件作拍照道具會否引致法律糾紛時,賣家強調「我們寫的很清楚啊道具僅供娛樂使用」,疑事先撇清責任,讓「僅供娛樂使用」成為自己的免責聲明,將潛在法律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商家列出可選擇製假證的高校名單和假學生證成品圖片。(網絡聊天截圖)
商家提供訂製學生卡服務,每張100元。(網絡聊天截圖)

亦有商家在小紅書招攬生意,稱可定製多個地區學生證,包括我國港澳地區、日韓和歐美的多間學校。記者聯繫賣家詢問香港高校學生證,對方列出詳細高校名單和學生證成品圖片,名單中除了較多見的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假證之外,亦提供港大附屬學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等院校的學生證,可供選擇的假冒產品相當豐富,價格為每張100元,可根據個人信息定製。賣家未主動介紹假學生證的功能和用途,在被問及能否在港實際使用時,賣家回覆稱「卡沒有芯片,不能刷」。

另一商家在小紅書發帖稱可定製各類香港證件,有網民在其帖文下留言,詢問能否定製懲教署工作證件、港澳通行證甚至台灣身份證,可見各類想不到能造的證件,都有一定受眾。據觀察,該商家同時出售動漫周邊卡片等娛樂用品,料所售商品主要供收藏、娛樂用途。但從成品圖片可見,其訂製的卡片做工精細、細緻還原香港官方部門證件細節,若有人買來作不法用途,料有機會以假亂真。

有網民詢問能否定製懲教署工作證件、港澳通行證甚至台灣身份證。(網絡截圖)

冒用官方證件 會造成哪些亂象?

如果偽冒證件氾濫,無辜受到不利影響的群體就是「合理合法持有真實證件的人」。例如,本港學生優惠涵蓋交通、娛樂、科技產品等多方面,全日制學生可憑學生證明申請港鐵學生優惠、享受Apple教育商店產品折扣,亦有戲院、KTV等娛樂場所和其他商家為學生推出門票、購物優惠。如果利用假學生證濫用學生優惠,或將影響真學生的權益。早前警方已拘捕4人,涉製逾600張假學生證騙取Apple學生優惠,以優惠價格購買電子產品再轉售圖利。如果類似案件氾濫,商戶為避免損失或許會收緊甚至取消學生優惠,最終受害者便是真正的學生們。

去年亦有內地博主在社交平台曬照引爭議,照片中博主扮成廉署工作人員,手持印有自己名字、甚至職級寫為「首席調查主任」的「委任證」。網友見狀紛紛質疑證件涉嫌造假,廉署接受傳媒查詢表示,帖文涉及的人士並非廉署人員,根據《廉政公署條例》第13C條,冒充廉署人員即屬犯罪,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一年及罰款25000元。這些證件的冒用案例都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甚至資源浪費,可見如果網絡平台出售低價假證的情況愈演愈烈,可能會助長詐騙行為,威脅本港學生權益、擾亂社會治安。

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執業律師蘇文傑。(蘇文傑FB)

律師警告製售買假證皆違法 最高可判14年

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執業律師蘇文傑接受點新聞專訪表示,在香港,上述製作、買賣假證件的行為違法風險非常高。蘇文傑指,根據《刑事罪行條例》,持有、行使及製作虛假文書的行為都屬違法,刑罰相當嚴厲,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監禁14年。

蘇文傑表示,如果買家明知證件是假的,仍然購買並持有,就存在法律風險。就算買家只是買來收藏而未正式使用,理論上也可能因涉嫌持有虛假文書而構成刑事罪行,如果再將假證出示給他人,則屬於行使虛假文書,最高可判監禁14年持有並行使警察委任證後果尤其嚴重。

賣家方面,協助製作虛假香港證件的行為,可能被定義為製作虛假文書。記者在拼多多見到,商家在產品描述中寫明「僅供收藏或娛樂用途」,但蘇文傑表示,這樣的備註不能完全作為免責聲明,因為證件上帶有的大學校徽和警察徽章都是受保護的標誌,未經授權用其製作證件,可能違反香港的《版權條例》,屬侵權行為。法庭通常會審視證件仿真度和銷售意圖,例如賣家是否預期買家會將證件用於實際用途,如出示學生證以獲得半價優惠或進入大學校園?如果賣家製作高仿真度的證件,並預期有人會用於欺騙行為,則可能面臨製造虛假文書的刑事責任。而無論買家最終將假證件作何用途,製作或銷售這些侵權物品的行為都可能構成違法。

網上仍有售賣假證件的商家。(網絡截圖)

兩地執法並舉 商家受騙可追討損失

假證件存在極高潛在風險,特區政府有無可能進行監管打擊?蘇文傑指,如果假證件是在內地製作,理論上由內地執法部門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有相應條例,內地執法部門完全有權採取法律行動,堵截問題源頭。香港執法部門則可從買家入手,如果買家在內地購買證件,但在港使用,例如出示假學生證入校,或在香港的餐廳、公共交通工具中用其享受優惠,就會構成行使虛假文書,香港執法部門有權處理。

不法分子使用假證件獲取學生優惠,可能會導致商家蒙受經濟損失。蘇文傑指,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商家或相關機構可採取措施追討損失蘇文傑介紹,大學等機構作為商標的註冊擁有人,受到影響時可申請禁制令,禁止對方使用其商標,並要求民事賠償。其次,餐廳、電影院等商家如受騙提供學生優惠而蒙受損失,亦可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差價或調查費用。

總結來看,製作、買賣虛假證件的行為,無論在內地還是香港都可能構成違法。從冒用學生優惠到假扮公職人員,這些行為可能引發詐騙、侵權甚至更嚴重的犯罪後果,假證件氾濫不僅會威脅香港社會秩序,更對合法證件持有者的權益造成嚴重侵害。雖然部分商家以「僅供娛樂」為幌子試圖規避責任,但律師已明確指出,無論製作、銷售還是購買假證件,均可能觸犯法律。而消費者亦應提高警惕,不要因貪圖便宜或娛樂需求而購買假證件,應樹立法治意識及版權意識,切勿以身試險。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內地平台驚售假香港證件 警察證7.8元包郵 買賣假證可「刑」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