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歐盟報告究竟有幾斤幾兩?

文/黎岩

歐洲聯盟委員會及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近日發表所謂年度報告,完全無視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事實,針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權等方面,憑空杜撰完全背離事實的不實詞句。這種單憑幾個所謂的專家斷章取義、閉門造車臆測的所謂報告,究竟有幾斤幾兩,或許連歐盟境內的公眾都會對其所謂「研究」的成果啞然失笑。

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下轄不可分離的部分,「一國兩制」的實施以憲法和基本法為法律依據,它們為社會大眾之基本權利和自由,乃至國際資本的依法自由運作提供了憲制上的完全保證,包括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權利保證,及其在法治和獨立司法權之下得以鞏固。正正因為有國際社會公認的如斯法律保障,才使得香港在疫後短短的三年內,再次在國際資本市場如魚得水,贏得資本市場的加持與青睞,更獲得具有國際視野的各路精英心馳神往。

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香港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52萬宗申請,其中超過35萬宗獲批,同期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外來的專業人才及其家人持續落戶香港,全方位充實了香港勞動力,有效優化了本港人口結構及填補了人力資源缺口,為本港經濟增長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若果如歐盟報告所質疑的香港人權與自由受到影響,那麼,具有高學歷高認知廣視野的各類專業人才,為何仍然毅然決然地趨之若鶩奔向香港呢?數據顯示,獲批申請中涵蓋金融、科技、醫療、法律等多個領域,其中高學歷及資深從業者比例顯著增加。如果貿然肯定歐盟報告,豈不是打臉選擇移居香港的這23萬人都昏了頭一時衝動?

至於位於歐盟境內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剛剛發布的《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2025年報》)中,香港的全球競爭力繼去年上升兩位至第五後,今年再上升兩位至全球第三,重返全球三甲。《2025年報》結果顯示,香港競爭力大幅提升,總得分在100分中獲99.2分,增加7.7分,增長幅度是頭十名經濟體中最高。其中,香港在「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上升至全球第二;在「經濟表現」和「基礎建設」的排名亦分別上升至全球第六和第七;在「稅務政策」和「商業法規」排名全球第一;「國際投資」、「教育」和「金融」排名全球第二;「國際貿易」和「管理方式」排名全球第三。面對如此令全球羨慕嫉妒的排名,歐盟代表居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確實有點天方夜譚,唯一的解釋可能是,撰寫歐盟報告的專家,除了一以貫之的偏見之外,剩餘下的還是更多的偏見與無知。

如果誤以為全球競爭力排名還帶有少許主觀因素的話,那還是由實實在在的經濟數據說話吧,根據畢馬威7月3日發表的《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2025年度中期回顧》報告,香港IPO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錄得自2021年以來最強勁的表現,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為近十年來同期第二高,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資額。目前香港主板上市申請宗數已達逾二百宗的歷史高位。就連公認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紐約的兩大證券交易所也只能屈居香港榜首之後,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

香港上述人才、競爭力、資本市場活躍度及其吸引力等諸多方面的客觀事實,尤其是無可辯駁的發展數據,顯示了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依法有效應對、打擊、阻嚇和防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的同時,依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施政舉措,取得了舉世公認、前所未有的成就。

歐盟口口聲聲稱會奉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但卻對香港特區內部事務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妄圖長臂管轄,顯然在於圖謀干涉中國內政。

以歐盟拿來說事的黎智英案為例,特區政府維護獨立的司法權,全力支持司法機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維護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法官在審理相關案件時,一如其他案件,都是獨立公正地履行司法職責,不受任何干涉,黎智英案久拖未決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便是法官嚴謹依照法律準繩,特別是嚴謹遵守司法程序。五年來的司法實踐證明,法院嚴格按照上述原則處理涉及香港國安法的案件。控方必然會確保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被告人犯罪,被告人才可被法庭定罪。

自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以來,本港的資本市場環境更加清晰透明,並成功吸引了國際資本市場,從而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資本市場,亦成為國際資本青睞有加的聚寶盆。歐盟完全漠視國際資本市場對香港的倚重,漠視香港特區訂立相關法律的憲制責任和實際需要,漠視香港對公民權及資本依法自由運作的客觀事實,完全是徹頭徹尾的、荒誕虛偽的雙重標準。如此憑空杜撰的所謂報告,究竟有幾斤幾兩,相信國際社會自有公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歐盟報告究竟有幾斤幾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