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香港中醫醫院與3校簽署合作協議 盧寵茂:冀推動教學培訓和科研創新

盧寵茂說,香港中醫醫院今日正式成為三間大學的中醫藥教學醫院,是香港中醫藥服務、教學培訓及科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點新聞報道】醫務衞生局(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9日)出席香港中醫醫院與三間設有中醫或中醫藥學院的本地大學(即香港浸會大學(浸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香港大學(港大))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見證香港中醫醫院作為相關大學的中醫藥教學醫院,與大學建立緊密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本港中醫藥高質量、高水平及全方位發展。

盧寵茂教授說,香港中醫醫院今日正式成為三間大學的中醫藥教學醫院,是香港中醫藥服務、教學培訓及科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期望香港中醫醫院與三間大學發揮協同效應,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中醫服務,並推動中醫藥教學培訓和科研創新。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支持香港中醫醫院與各持份者攜手合作,善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平台,同時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為國家中醫藥發展作出貢獻。

盧寵茂期望香港中醫醫院與三間大學發揮協同效應。(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香港中醫醫院的臨床服務涵蓋六個中醫分科服務,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中醫骨傷科及中醫針灸科,三間大學的中醫藥專家將會參與其中,並共同制訂臨床標準與指引,讓醫院為市民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與此同時,作為三間大學的中醫藥教學醫院,香港中醫醫院會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本地臨床實習及深造培訓機會,成為中醫藥人才培訓的重要基地。此外,醫院的多樣化病例,可以與各大學的頂尖科研實力結合,共同推進中醫藥科研發展,包括中成藥研發和臨床研究。香港中醫醫院亦會透過三間大學的國際學術網絡,積極加強與內地和海外同儕的合作,共同助力中醫藥走向國際。

香港中醫醫院與3校簽署合作協議。(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香港中醫醫院行政總監卞兆祥強調,合作將加速人才培養與科研轉化,並藉助香港優勢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中大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指出,醫院將成為中西醫協作平台,重點研究都市病,如過敏性鼻炎、痛風、失眠,並推動臨床標準制定。

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李敏表示,醫院將補足本地中醫臨床培訓缺口,提供系統化在職培訓,以及發展中西醫協作教育。

港大副校長(健康)暨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提出,將利用醫院平台開展跨学科研究,並透過「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國際化。

在回應點新聞提問時,就合作對公立醫療系統產生的積極影響,卞兆祥表示,中醫醫院將透過分階段服務緩解公立醫院壓力,尤其在痛症、中風復康等專科領域。劉澤星則指出,香港將透過國際臨床試驗平台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強化「超級聯繫人」角色,助力本地中藥品牌走向世界。

位於將軍澳百勝角路一號的香港中醫醫院採用公私營協作模式,由政府全資興建。政府在2021年透過招標程序委託浸大作為承辦機構,而浸大其後亦按服務契約的要求,於同年成立一所擔保有限公司作為營運機構,負責該院的管理、營運及保養。香港中醫醫院將於今年12月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在簽署儀式上,盧寵茂教授、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香港中醫醫院代表)與三間大學代表——浸大副校長(研究及拓展)呂愛平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和港大副校長(健康)暨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共同見證香港中醫醫院營運機構董事局主席王桂壎分別與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李敏教授、中大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教授,以及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臨床事務)暨香港大學醫療系統總監黃穎兒教授簽署合作協議。香港中醫醫院行政總監卞兆祥教授亦有出席儀式後舉行的傳媒簡報會。

香港中醫醫院與3校簽署合作協議。(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視頻攝製:福瑞士、葉德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香港中醫醫院與3校簽署合作協議 盧寵茂:冀推動教學培訓和科研創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