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去年此時,還是美國聖母大學學生運動員的佘繕妡,在剛剛結束的多哈大獎賽及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接連榮登冠軍寶座,世界排名更飆升至第四。如今回港兩個月的她,正積極準備即將在香港主場作戰的全運會賽事。近日,港隊女子重劍代表佘繕妡接受點新聞專訪,分享自己是如何在這條「少人走的路」,一劍一劍劈出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夢想成真的蛻變
兩面沉甸甸的金牌,是佘繕妡從青少年組邁向成人國際賽場的有力證明。
「我打成人賽以來,一直都想拿獎牌,結果多哈大獎賽以及2025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冠軍都拿到金牌,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佘繕妡語速輕快,難掩喜悅之情,「拿到金牌之前,有很多起起伏伏,現在證明,自己所面對的挑戰和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條路並不平坦。2021年東京奧運,19歲的佘繕妡,初登奧運賽場,卻在個人賽經歷「崩潰一役」。「那麽多人在看,自己期望又高,結果發揮不到水準……打完真的很不開心,很難過又很困惑:為什麼會打成這樣?」她坦言,奧運失利是劍擊生涯最難忘的挫折,卻也成為蛻變的契機。

「最差的都發生了,我都能處理好,還怕什麽?」東京奧運個人賽失利後,佘繕妡迅速調整心態,在團體賽中打出水準,最終香港女子重劍團隊以團體第7名完成比賽,佘繕妡從此學會了與壓力共處,「雖然緊張一直都在,但緊張代表我在乎,是好事。」
佘繕妡直言會將對自己的標準、要求放得「高一些」。「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我可以push到最盡,或者可以達成很多想達成的目標,那為什麼我不去試着做呢?」她説道,「很多事都是你經歷了一個階段時,才會慢慢去學習怎樣去處理事情,更加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兼顧學業與劍擊 難熬但享受其中
談及在美國兼顧NCAA聯賽、世界盃分站賽與學業的日子,她笑聲内帶着感慨。聖母大學四年,她練就極致的時間管理——Google Calendar是戰友,比賽間隙溫書、考試前追作業是日常,「我希望自己在學業和劍擊兩方面,都可以做得很好。」她特別感謝前教練Tavi的支持:「他是第一個支持我雙軌發展的人。他告訴我:『讀書隨時都可以讀,打劍只不過是這段時間在做的事,只要你喜歡讀書,你就繼續走這條路。』」當時香港大多數運動員都面臨學業與事業之間「二選一」的抉擇,而Tavi對自己的信任,讓她堅定走上這條「少人走的路」。

事實證明,堅持換來的是勝利。今年5月,佘繕妡順利從大學畢業,隨後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蟬聯個人賽冠軍,也在多哈大獎賽贏得生涯首冠,現時世界排名升至第四。她特別感謝父母一路以來對自己的鼓勵與支持。
感恩父母給予支持
「我記得我跟父母說:『我世界排名進頭32了』,接着他們就說『是啊』、『我都知道你做得到』,當下那個瞬間很窩心,」佘繕妡回憶道,「接着贏了多哈的時候,我父母都非常感動,因為很遠,他們不能現場看我,只能看直播,很晚都堅持看我打比賽,直到最後打贏了,接着之後就立刻跟我說,很開心幫我慶功。」
「有時我很沮喪回到家,或者可能在電話說『今天輸了』,他們說『不要緊,你做得到的』。在我不相信自己的時候,他們已經是相信了我很久,直到我達成了今年全部事,世界排名,獎牌也好,他們是非常為我驕傲和開心的人。」談及家人,這位賽場上鋒芒畢露的劍手,變得柔軟。

「黃金時代」的進行時
對於2025年香港主場全運會,佘繕妡眼中閃過期待:「非常榮幸!希望家人朋友和香港觀眾能看到我發揮最好的一面。」
而更遠的目標,是2028洛杉磯奧運,「因為一直以來,我走的路都是與人不同的,這是一條少人走的路,甚至是沒人走過的路。如果我能感覺到這件事是對的,我真的很想做,我就會保持信心、勇氣走下去,不理外界紛擾說什麼。因為我知道我的朋友和家人,以及教練都會支持我。」
「沒有一場比賽,是誰贏定的,必須努力一劍一劍地去打,才能登上最終拿獎的舞台。」佘繕妡説道。

(文字:劉妍伶 視頻攝製:福瑞士、葉德榮 攝影:麥鈞傑)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