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政青:見證國之重器感自豪 青年須銘記歷史賡續抗戰精神

九三閱兵中,核導彈第二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新華社)

【點新聞報道】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以盛大閱兵儀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多位會員表示,對能見證國之重器感到自豪,青年一代必須銘記歷史、賡續抗戰精神。

浙江省政協委員、政青主席沈慧林表示,對能親臨閱兵現場,倍感激動與榮幸。先進的軍事裝備、整齊的軍隊演練,無不彰顯我國強大的國防實力與堅定的民族自信。現場深深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堅信在祖國的引領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定將早日實現。

江蘇省政協委員、政青第一常務副主席容思瀚表示,由衷為國家感到驕傲,尤其是香港青年,透過觀看閲兵可以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和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閱兵儀式上,整齊劃一的徒步方隊、威武雄壯的裝備方隊、翱翔天際的空中梯隊,無不讓人熱血沸騰。首次公開亮相的新型裝備,更是展示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最新成就,彰顯了我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強大實力。

四川省政協委員、政青常務副主席徐兆兒表示,盛大的閱兵式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國家實力與民族凝聚力的集中展現。鏗鏘的步伐、先進的裝備,每一幕都彰顯着中國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偉大征程,讓每一位中華兒女倍感自豪。我們要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將愛國情懷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堅定不移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不斷奮進。

安徽省政協委員、政青常務副主席張瑞祺表示,先烈的犧牲,以鮮血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以生命換來中華兒女生存的權利、換來今天的和平。我們要世世代代銘記歷史,讓下一代明白國家強大的重要性,繼續開創未來,以強國向先烈致敬。

浙江省寧波市政協委員、政青副主席兼秘書長侯旦丹表示,歷史的鏡鑒告訴我們:強大的國防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是民族復興的堅實後盾。今日之中國,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屹立於世界舞台中央,這份底氣源於80年前先烈們以生命換來的和平,更源於新時代中國人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堅定追求。作為港澳青年,應銘記這段歷史,傳承好這份愛國精神。

政青體育委員會主任杜文路表示,今日的中國,山河無恙,國泰民安,這都是眾多前輩先烈們犧牲奮鬥的果實。我們緬懷歷史,非為延續仇恨,而是銘記苦難,珍惜和平,汲取團結奮進的力量。雖然時代車輪滾滾向前,但愛國之心及民族之情,歷久彌新。我們堅信只有不忘初心、自強不息,才能不負先烈,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政青副秘書長王珍妮表示,香港雖經歷特殊歷史,但始終與祖國血脈相連。抗戰精神所蘊含的自強不息、團結奮鬥的品質,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銘記歷史,明白和平來之不易,更要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推動社會進步。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更需傳承這份精神,堅定愛國愛港的信念,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應,更是對未來的責任。

政青會員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洪少豪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威武雄壯的方陣、列裝的最新裝備令人倍感振奮,集中展現了國家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與軍隊的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彰顯了中國捍衛國家主權與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與強大實力。和平是人類共同的事業。青年一代必須銘記歷史、賡續抗戰精神,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奉獻社會,與世界各國青年攜手努力,共創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政青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宇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精神是永恒的驅動力。抗戰精神跨越時空,啟示我們唯有團結一心、自強不息,方能應對時代挑戰。新時代青年當以史為鑒,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在科技創新、社會治理、全球合作中勇立潮頭,讓偉大的抗戰精神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綻放新光芒。

政青政策研究及培訓委員會副主任溫志倫表示,透過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儀式來,強化學生對國民認同,提升對祖國的歸熟感是最佳良方之一。喜見眾多學校都組織師生同步觀看閱兵直播,讓學生直觀感受國防現代化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教育界亦可鼓勵學生走進社區,體驗不同的抗戰主題活動、表演、老兵分享等,引導學生思考和平的來之不易。相信通過這些多元活動,香港年輕一代將更深刻理解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自覺傳承愛國情懷,在銘記歷史中強化「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與使命擔當。

政青政策研究及培訓委員會副主任劉碧堯表示,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教會我們堅韌不屈、團結一心、自強不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更應銘記先烈們的偉大貢獻,懷着堅定信念,在各自崗位上恪盡職守、努力奮鬥,傳承這份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

政青學生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劉傑表示,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應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堅信「正義必勝」,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同時更要積極把握發展機遇,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和祖國的未來貢獻青春力量。

政青常務理事吳景昕表示,站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式如同一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當受閱方陣邁着鏗鏘步伐走過,先進裝備依次亮相,彷彿看到80年前無數先烈在戰火中前仆後繼的身影。這場盛典不僅是對過往崢嶸歲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民族精神的莊嚴傳承。今日的和平與繁榮來之不易,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當銘記歷史,以抗戰精神為指引,在新時代砥礪前行,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政青常務理事劉佳星表示,國家今日的繁榮與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以犧牲換來的。閱兵中的科技元素,看到了祖國在科技創新與國防領域的飛躍。這不僅是強軍的象徵,更是國家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的力量。

政青會員鄭富良表示,環顧當下,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地區衝突持續不斷,這更警示我們和平並非理所當然。歷史的教訓深刻昭示:能戰方能止戰。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在科技、經濟與國防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盛大的閱兵式不僅是對歷史的告慰,更是向世界宣示:中國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保護國民安全與領土完整,並將始終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九三閱兵|政青:見證國之重器感自豪 青年須銘記歷史賡續抗戰精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