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據中新社報道,當地時間9月3日,美國《新聞周刊》一篇以「北約秘書長呂特就美國海軍與中國(的差距)發出嚴厲警告」的報道稱,在中國九三閱兵儀式展示出包括潛射洲際導彈在內的一系列先進武器後,呂特4日表示,中國在造船領域已遠遠超越美國及美國的西方盟友。

「談到造船業,以及我們的海軍——尤其是美國海軍——我真的很擔心。」呂特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主辦的防務峰會時表示,「如今,中國現役艦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而美國的造船速度根本無法追上中國當前步伐。」
呂特同時表示,歐洲造船市場正在發展,「但如果我們希望共同彌補這一缺口,就需要做得更多。」
報道稱,美國海軍是西方主導性的海上力量,但其「兵力分散且注意力分散」。維持一支龐大艦隊運轉、保養並配備充足人員已經耗資巨大,更不用說裝備先進武器。
報道提到,相關評估稱,中國大部分艦艇都是能夠執行多種任務的現代化艦艇和潛艇。「中國的造船能力整體上大約是美國的200倍。」國際戰略研究所海軍力量與海上安全高級研究員尼克·柴爾茲(Nick Childs)近日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相比之下,美國造船業長期飽受工期延誤與成本激增的困擾。
報道稱,美國退役海軍中將羅伯特·穆雷特(Robert Murrett)指,美國的工業產能,包括造船廠能力和船舶維護積壓問題,確實令人擔憂。美國國會下屬機構美國政府問責局今年早些時候表示,一些美國造船廠沒有足夠空間完成海軍正在追趕的項目,仍在使用「老舊基礎設施」。此外,現有人力資源也不足以滿足美國海軍需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今年4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表示,中國造船業發展是企業技術創新和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為助力全球貿易發展、全球供應鏈穩定安全運轉作出重要貢獻。美國多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的造船業因過度保護在多年前就已失去競爭優勢。美方將自身問題歸咎於中國,既缺乏事實依據,也有悖經濟常識。美方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霸道做法不得人心,只會推高全球海運成本,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對世界各國利益造成損害,最終也無法振興美國造船業。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