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9月3日,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19級學生陳依帆參加了閱兵民兵方隊。
「當接到閱兵集訓通知時,我幾乎是立刻收拾行李出發。」她曾是一名退役女兵,這是第二次響應徵召。從儀仗司禮任務到接受國家最高規格檢閱,這位24歲的姑娘用凍瘡與汗水書寫了新時代大學生的不屈答卷。
2019年,陳依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系國畫專業,入校以來成績優異,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懷揣着對軍旅的嚮往,她2021年9月響應國家號召毅然穿上戎裝,服役於北京某部隊儀仗司禮大隊。她以精準的正步走過無數次升旗儀式,將「護衛國旗,重於生命」的信念刻進骨髓。
2023年退役返校後,她迅速調整狀態投入學業,專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還主動擔任學院徵兵工作志願者,用親身經歷動員更多同學投身國防。
陳依帆的堅定讓老師動容,「這個孩子身上有種特別的韌勁,無論是握畫筆還是握槍桿,都透着一股不服輸的勁兒。」

北方二月的寒風中,陳依帆與戰友們開始了訓練。「儀仗隊的訓練強度已經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但閱兵訓練完全是另一個維度。」她在日記中寫道。暴雪天氣裏,耳朵凍得失去知覺仍咬牙保持軍姿;暴雨傾盆時,75厘米的正步踢踏在積水路面,靴子裏灌滿雨水卻不敢放慢節奏。她堅持完成動作的考核。
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貫穿了整個集訓周期。每天12小時的強化訓練,她用美術生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打磨每個動作:踢腿高度誤差不超過2厘米,步幅精準到毫米,眼神始終保持45度仰角。當其他隊員出現懈怠時,她總會用在儀仗隊學到的口號激勵大家:「正步走的不是路,是中國軍人的尊嚴!」
96米的閱兵道,1分06秒的正步通過,背後是197個日夜的重複與堅持。當陳依帆與民兵方陣的戰友們以分毫不差的步伐走過檢閱台時,她望向主席台、望向全國人民的注視,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她讓我們看到,當代大學生不僅有書生意氣,更有鐵骨錚錚。」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如此評價。
(點新聞記者馮雷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