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昨日(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儀式,除緬懷保家衛國的抗日先烈,弘揚愛國精神,也是中國展示最新軍事實力的重要場合。香港教育界積極舉辦各項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其中本港30多個教育團體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儀式」,結合實時閱兵直播及歷史講座,期望引導年輕一代牢記歷史,傳承民族精神。至於香港升旗隊總會發起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聯校升旗禮」,至昨日獲得全港364間學校熱烈響應,超過19萬名師生參與。而全港各區多所中小學以至幼稚園,也紛紛響應安排師生觀看閱兵儀式直播,從中感受國家的進步,同時學習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儀式」昨日在愛國教育支援中心舉行,近200人出席。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感謝教界積極響應局方號召,安排同學觀看閱兵儀式,形容那是最好的國家安全和愛國主義教育。他寄語香港學生承傳先烈的愛國精神,成為愛國愛港的新一代。
微電影比賽等將歷史變為生動教材
施俊輝又提到,香港在抗日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國難下,香港市民與祖國同胞血濃於水,彼此同仇敵愾、守衛國土,即使香港淪陷,人民依然積極支持祖國抗戰,奮勇抵抗日軍侵略,展現無畏無懼的浩然正氣,以及不屈不撓的愛國情操。
他強調,局方一直重視抗戰歷史教育,既是小學人文科課程的一部分,也是中學歷史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而今年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局方推出不同類型的紀念活動,包括與大專院校合辦學術研討會、舉辦講座講述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貢獻、研學考察活動等。
教聯會副會長鄧飛指出,該會牽頭聯同32個本港教育團體,成立教育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活動籌委會,通過微電影創作比賽、抗戰史跡一日遊、抗戰電影欣賞會,以及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儀式等活動,傳承抗戰精神,把這段歷史轉化為生動教材,幫助年輕一代銘記歷史、珍惜和平、開創未來。
他強調,今日和平來之不易,希望同學們能從抗戰歷史中汲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涵養「同根同心、自強不息」的底氣,堅定以青春之我,投身祖國大地,在所需之時成為心繫家國、放眼世界、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香港青年。
新界校長會組織30校觀看閱兵直播
有關抗戰歷史的學習遍及全港學校,新界校長會昨日組織30所中小學及幼稚園觀看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直播,部分學校透過專題討論和反思活動,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抗戰歷史的深遠影響,從中汲取愛國情懷與堅毅精神。創知中學全校近千名師生也透過直播觀看閱兵儀式,當國家自主研發的武器出現在屏幕,學生更是聚精會神,對國家最新的強大軍備感到興致勃勃。
至於教聯會黃楚標中學亦結合升旗禮、閱兵直播及歷史講座,並向每名學生派發昨日印有抗日老兵訪問的香港文匯報,深化他們對抗戰歷史的學習與反思。
師生感受:裝備展現軍力提升 彰顯捍衛和平決心
大批中小學師生和制服團體成員昨日參與抗戰勝利紀念日活動,他們不約而同表示,現在國家非常強大,特別是從閱兵直播中,見到很多先進的軍事裝備,士兵們整齊一致、精神抖擻的步操場面等,令人震撼不已,體現出國家的實力及科技的發展,「是非常生動的一次學習經驗」,並為中國人的身份自豪,對國家的安全保障更是滿有信心。

香港升旗隊總會青年隊隊長李穎琛分享,「收看閱兵直播時心情十分激動,覺得國家非常強大,看到國家有足夠力量確保國民安全及保護國家主權,非常驕傲。」她最難忘的場景就是空中護旗梯隊在天空掠過,為接受檢閱的隊伍帶領方向。
本身是軍事迷的佛教黃允畋中學中六學生郭栩亨,早已對昨日的閱兵直播滿懷期待,最深刻的是看到很多新型戰略裝備,見證國家的強大和科技發展。
他又指,對能作為香港升旗隊總會青年隊隊員參加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升旗儀式感到非常自豪。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中四學生彭嘉潤由小學起均有留意每屆閱兵儀式,「透過閱兵直播,可令同學了解國家軍備的進步,提高國家安全意識。今天我們享受的和平,是很多先烈為我們打回來的。」同校中五學生郭鵠鋒則對裝甲部隊特別感興趣,「國家每一次亮相的新裝備,都展現出軍力的提升,讓我體會到,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國家主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創知中學中六學生顏子賢認為,國家多款新型裝備的亮相,包括第四代坦克、新型無人潛航器,以及引人注目的新型彈道導彈,場面震撼,「平時在課堂上,
我們經常學習到國家實力、硬實力等概念,但現在是見到國家軍事硬實力的具體展現,讓人大開眼界,是非常生動的學習。」
同校的中四學生李珈熹最留意首次亮相的信息支援部隊,「國家透過信息科技領域的進步,進一步強化自衛能力,為國防建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唯有國家強大,人民才能享有更美好的未來。」
作為學校活動的發言代表,李珈熹也向同學們介紹抗戰歷史,讓大家更深入了解國家從抵抗外侮到日益強大、走向富強,並逐漸成為世界重要力量的發展歷程。
小六生讚「小鬼通訊員」稚嫩肩膀扛起重擔
中學生感受良多,小學生亦在相關活動中收穫很多知識。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小六學生馮汝樺早前與同學參加抗戰精神的微電影比賽並獲優異獎,作品講述了抗戰時期香港「小鬼通訊員」林珍的事跡:她從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在日軍轟炸香港後毅然成為穿梭於山林之間、於烽火歲月中默默傳遞情報的小英雄,為抗日貢獻力量。
馮同學表示,當時的林珍與他們年紀相仿,卻以稚嫩的肩膀扛起沉重的責任。透過一系列抗日英雄的故事,她深切體會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年輕一代更應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努力學習,為祖國貢獻力量。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中六生胡熙龍被閱兵直播深深震撼,明白到國家安全必須建立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之上,「歷史已清楚點明,國家閱兵並非為了耀武揚威,而是要向全世界展示捍衛和平的能力和決心。」中三女生向凱琳表示,觀看閱兵直播讓她真正意識到祖國有多麼的繁榮昌盛,「不再是以前那個無話語權、被動的國家,而是站了起來、富了起來、強了起來,並向全世界展現!」
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帶隊的梁老師分享指,同學們收看完直播後都覺得十分震撼,認為祖國十分強大,也增加了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平時學生很少接觸這類型儀式,希望帶他們多參加相關活動,增強他們的公民意識。」他見證了國家如此盛大的場面,亦覺得十分感動。
五星紅旗冉冉升 庇蔭學童勇爭先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聯校升旗禮昨晨於福建中學附屬學校開展主場活動,包括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旨在引導全港師生深入認識抗戰歷史、緬懷先烈事跡,體悟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從而銘記歷史、珍視和平,並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與愛國情懷。

活動開始前,老師透過禮堂外升旗隊於酷熱天氣下依然堅守崗位、努力完成升旗儀式作例子,向學生講解團隊精神的重要,引導同學反思成就一件事背後所需付出的共同努力,為儀式後的課堂活動留下思考伏線。伴隨儀仗隊奏響激昂的《歌唱祖國》,升旗隊步伐整齊、精神抖擻地進場,為儀式拉開序幕。隨後全場肅立,奏唱國歌,嘹亮歌聲響徹禮堂,國旗冉冉上升至頂點,傲然飄揚。
父輩曾睹同胞受苦 恐懼一生不忘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徐區懿華在儀式後發表「國旗下的講話」,「望着冉冉升起的國旗,我心中充滿敬意與感恩。這一刻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思考。」其間她分享其家族的抗戰經歷,她的外公外婆曾投身保衛國家的珠江縱隊,為抗戰勝利默默奉獻。其父童年時親歷抗日戰爭,目睹家國被入侵,民眾被迫逃難、學業中斷。
正因見證過戰爭的殘酷,其父深知唯有努力讀書、自強不息,方能救國圖存。她至今難忘父親常講述目睹無辜同胞受苦的情景,「那種恐懼與無助,直至父親九十歲病重時仍刻骨銘心。」她向同學強調:「我們今天能在和平環境中學習成長,是因為有無數像我外公外婆那樣的普通人,以勇敢與犧牲換來今日安寧。」
她勉勵學生應秉承先輩不屈的精神,不僅為個人理想奮鬥,更要為民族復興和人類未來擔起責任。
香港升旗隊總會主席周世耀表示,紀念抗戰勝利是讓大家共同回顧歷史,緬懷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浴血奮戰,以生命和鮮血捍衛國家尊嚴的英勇事跡。
他強調,要在緬懷歷史的過程中,感恩先烈的犧牲為我們換來了民族獨立與和平環境,同時珍愛和平,堅決抵制一切侵略行為,也應珍惜當下,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來源:香港文匯報)
相關閱讀:
九三閱兵|逾800師生看閱兵直播 將軍澳香島中學:國民教育應「走出去」
九三閱兵|港校升旗隊學生感慨軍人堅毅:「每一腳每一步都踏進了我的心裏!」


